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中美关系:积极的议程、可行的路径》通过共同利益的界定和寻求来管理"中美关系",认为美国应执行将中国纳入国际社会的一贯性政策,加强中美共同利益,建设性地应对和处理双方相互猜疑及存在差异的领域。报告表明,美国尽管不愿亲口承认中国崛起,但其基本判断却是以中国已经崛起并将继续发展为基础的,"中国威胁论"已悄然为"中国责任论"所取代。而寻求和扩大与美共同利益也正成为中国的战略趋向。中美共同利益范围广泛,同时也存在不同利益乃至纷争、冲突。不过,双边冲突因素的存在并不必然妨碍共同利益的寻求。本文建议,应以强化和扩大共同利益而非缩小分歧作为中美关系的基点和中国对美战略的一个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212.
秦国荣 《法律科学》2007,25(3):79-86
国际经济法乃是随着国际市民社会的产生而逐步产生的,在古代社会和近代国际强权政治体制下都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得以发轫的内在根源在于国际市民社会成员在通过相互经济合作与交流过程中为自身私人利益的实现而产生的普遍规则需要,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维护国际贸易与利益共同体存在的一般利益诉求.国际经济法作为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的市场主体在长期的外贸合作中所形成的交易惯例和贸易规则,作为这些成员通过多边谈判所达成的彼此共守的行为准则,它所调整的乃是国家间及国际贸易主体之间的具有私法意义的经济利益关系.WTO及其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则为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13.
赵辉 《台声》2007,(6):13-17
2006年4月,首届两岸经贸论坛达成7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会后发布多项惠台措施,包括开放11种台湾蔬菜零关税准入,公布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等;去年10月,以两岸农业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论坛,再次发表7项。共同建议”,包括促进农业交流与合作.保障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快速通道等.大陆方面还公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台湾媒体形容,两次论坛给台湾送去了大大的礼包。  相似文献   
214.
周毅 《现代领导》2002,(5):12-13
去年底刚刚拿到手的郑也夫的《信任论》,仓促之间,来不及作更多介绍,就上了我们的“年度选书”。事后总觉意犹未尽。这是第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关于信任的学术著作,虽说信任的建立是一次漫长的“千里之行”,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姑且将这次写郑也夫的访谈,在交谈中对信任的思考,算作这千里之行的一小步吧。  相似文献   
215.
论政治合法性的三个层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法性与道德伦理以及法律秩序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统一性。这种内在的统一性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合法律性、合道德性与共同利益构成了合法性的三个基本层面。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合法性的本质结构  相似文献   
216.
新华 《学习导报》2010,(2):19-21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中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感到无比自豪,决心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0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百年不遇的危机肆虐全世界。国际社会为了共同利益联手实施了空前的经济拯救计划,世界经济正在缓慢恢复过程中。  相似文献   
217.
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主席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时,提出“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这一崭新的思想和命题是对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发展。 “全人类共同利益”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产物,并随着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而不断扩展。这将愈益冲击国家主权的传统观念,造成国家主权的让渡现象。但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国家仍是国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主体,国家利益仍然在国际关系中占居主导地位。坚持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和谐统一,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18.
冷战期间,由于受国际大环境和地理距离影响,印度与日本的关系始终不冷不热。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政治、经济、安全、防范中国等一系列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加之美国的支持和推动,两国关系开始逐渐升温。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219.
从“上海五国”机制的启动直到“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毫无疑问是各成员国共同利益的推动。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国际机制理论则认为,机制源于合作,因国家间相互依赖而产生的合作需求是创建国际机制的根本动因。罗伯特·基欧汉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合作产生的动力和可能性,他指出某些国家之间要想达成某种合作,首先要有共同的利益存在,同时要实现这一共同利益必须通过合作。  相似文献   
220.
国际社会的内涵在于共同利益、共同观念、共同规则和共同制度.就东盟来说,共同利益多来自外部的刺激和威胁,内部共生利益较少;共同观念主要是行为方式和决策方式的趋同,没有形成真正深入普通民众心中的地区认同意识;共同规则是被东盟各成员国高度认同的,但正受到东盟内外的挑战;由于惩罚性制度缺失,诱导性制度功能不足,东盟的共同制度远不能应付地区危机和国际政治转型的要求.总的来说,东盟的国际社会性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