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249篇
中国共产党   435篇
中国政治   559篇
政治理论   192篇
综合类   28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社会文明总是一种整体性的物质和文化积淀.这种整体性就在于同一时代不同主体对于同一共同体及其文化的共建共享.多元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整合就在于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内在核心价值对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诉求具有包容性,也就是多元主体以包容共进的方式实现了互补共赢.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尤其要注重这种包容共进精神在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而追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又为不同主体的利益整合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因此通向共同理想必然要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实践方法作参考.所以在社会结构改革的关键阶段,需要全体成员以包容共进的实践理念整合多元利益,共同为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2.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络违法犯罪日益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中的各种通信群组肆意进行网络相约违法犯罪活动。敲诈勒索、绑架抢劫、雇凶杀人等严重网络相约犯罪行为与日俱增。加强网络相约犯罪的源头治理,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章规制,构建各方联动协作的配合机制,加大网约犯罪的打击惩处力度势在必行,重拳整治网络违法犯罪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思想,同样对参政党十分重要。参政党的底线思维从拥护《宪法》,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大旗就能看出。参政党在守好底线的同时要殚精竭虑做执政党防范化解风险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并且从自身建设方面要向执政党学习,"刀刃向内"练"真功",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参政党。  相似文献   
64.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八专题"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提出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历史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5.
检察官客观义务是检察伦理的核心内容。实践中,检察伦理的缺失不仅会导致冤假错案和个案处理不公,而且会导致司法公信力的缺失,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对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形成很大障碍。检察机关应当秉持客观义务,从客观义务伦理的内在要求和现实状况来建设检察机关伦理道德,并重点关注正义精神、公平意识、公益之心、法治信仰和诚信伦理。同时,还要认真研究检察官伦理建设的有效性问题,即尊重现实人性,固守“底线伦理”;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引导伦理”;重在制度建设,生成“规制伦理”;协调矛盾冲突,确立“至上伦理”。  相似文献   
66.
67.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政治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向好的基本态势,但同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影响政治安全的不利因素日趋复杂。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有针对性的防范打击,坚决消除一切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隐患,确保党的执政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全。  相似文献   
68.
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有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共同发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和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治理体系。目前,生态环境的多元治理体系尚存在着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监管责任没能有效履行、企业的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和公众环境保护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多元共治,需采取强化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严格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9.
法治,是最可靠、最彻底的制度,是最坚实、最权威的笼子。把支配资本的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这个笼子,就是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不可触碰的法律底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起点。这个新起点,"新"就新在,是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新格局下,推进法治建设。这个新起点,"起"步之要,是一定要接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70.
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的无序发展和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无止境追求,使得道德失范日益成为当前中国必须面对的严重社会问题。种种现象大大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使得道德行为与社会规范出现严重错位,从而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