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王璎 《辽宁人大》2008,(9):19-19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民族未来和国家兴衰的工程。多年来,凤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开展“三查(察)”活动。  相似文献   
82.
<正>当今时代经济高速运行,社会大步前进,民主法制高度发展,各种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交通系统还贷收费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形势下,豪情壮志的年轻干部刘亚非临危不惧,有胆有识,不但保证了过路费应收尽收,还为深泽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83.
人是创造自己历史的主体.无论何种社会形态,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劳动主体始终是社会更替、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劳动主体的劳动不可能无中生有,如果没有生产资料,劳动将是无米之炊.不管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活动的基本要素.二者的结合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差异与权力结构的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劳动主体与其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结构关系是异化的.这种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过高度的社会化劳动创造、高度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对劳动主体的高度剥削而达到了顶峰.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必然解体的历史逻辑.2、以劳动主体为基本力量的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更替的决定力量,当然也是社会权力结构更替、政权兴衰存亡的决定力量.尽管历史上也有不少明智的统治者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政治理念,但要在私有制的社会形态中付诸实施,则是根本不可能的.3、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由理论转变为现实,从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等方面提供了可能性.当然,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将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重视学习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4.
从文化视角反思中国古代军事兴衰的历史规律和内在动因,对于准确把握中国未来军事发展的特点、规律、趋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历史可以发现:对战争性质、军事功能等问题进行认识的军事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军队及其建设发展的基本态度,是军事兴衰的基本底蕴;军队形象既反映着人们对军队存在的主观认知,也反映着军队整体发展的客观状态,还映射着军事兴衰的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在人类文明发展和军事变革的大势面前,必须顺势而为,积极变革,这是确保军事发展长盛不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5.
伍贻康 《德国研究》2011,(4):4-8,78
“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这一缠绕欧洲时局百余年的“德国问题”,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兴衰有什么影响?今天“德国问题”是否又重新冒头?德国在欧盟中“一国独大”意味着什么?德国的战略定位已是欧盟兴衰和欧债危机能否解决的关键.由此出发,本文从“德国问题”角度探析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6.
正德国地处欧洲心脏。它曾威盖天下,续扬罗马帝国的雄风;它曾长期分裂,无力抵御他者蹂躏。铁幕就在此处拉开,冷战又在这里结束,如今它是欧盟的发动机。德国的兴衰荣辱牵引着周围各个国家的命运,牵引着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命运。身为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史专家,英国历史学家布伦丹·西姆斯深刻地意识到:如  相似文献   
87.
明万历年间,叶赫纳喇·布寨和其子布扬古反复利用"叶赫老女",在诸部间纵横捭阖,却终不践诺。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遂以叶赫延宕婚期为由,攻取其地。由于叶赫贝勒金台什死前留下"亡建州者必叶赫"之语,故清皇室素有"叶赫氏不得备椒房"的祖训。通过考证可知:"椒房"系指"中宫皇后",普通妃嫔不在此列,因而康、乾诸帝延纳叶赫嫔妃并不悖祖制。时至晚清,叶赫纳喇·静芬得以封后,则是慈禧皇太后违反祖训的产物。  相似文献   
88.
李伟 《传承》2011,(25):14-15
"周期率"一词当年被黄炎培用来概括历代封建政权的兴衰现象。现在,"周期率"又成为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由于"周期率"需要一定的历史环境才会发挥作用,而社会主义政权与封建政权有着根本不同的运行方式,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关键地位等因素的存在,社会主义中国具备了跳出"周期率"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89.
《学理论》2016,(8)
随着国际体系的发展,国际权力中心也在不断进行演变。由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雅尔塔体系解体,国际权力中心先后经历了以欧洲——美国和苏联——以美国为中心并逐渐拓展至全球的演变历程。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也在又一次的发展当中。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国际权力中心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以近代以来主要国际关系体系发展为线索,讨论随着体系的变化国际权力中心的演变发展;第三部分以权力中心的发展为线索,提出有关权力转移的观点,进而为中国现阶段的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张惠 《实事求是》2002,(6):36-3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 ,民族问题是影响国家兴衰存亡的大问题。在多民族国家里 ,民族关系的和谐 ,各民族的团结合作 ,是社会稳定、国家昌盛、民族振兴的必要条件。民族团结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对各民族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实现民族团结 ,就需要广泛持久地向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教育 ,从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凝聚力。提倡和促进各民族平等相待、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使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气 ,使各族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