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503篇
中国共产党   1720篇
中国政治   1767篇
政治理论   670篇
综合类   11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思路和理念的完善与进步,体现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不断深化。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42.
“一座城市的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这是南昌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梅联华在《对挖掘南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思考》一文中的开头语。  相似文献   
943.
肖述剑 《前沿》2007,23(9):43-46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理论的一项重大突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与"三个代表"的重要关系,以及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加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4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文全面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现实基础和科学内涵、理论基础与时代价值。在此基础上,澄清了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文章还深刻论述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这对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45.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和铸就的红都精神,是我们革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光彩夺目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新世纪新阶段,深刻认识和挖掘红都精神的基本内涵,彰显其时代意义,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46.
苗岭灵芽——都匀毛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清  九斌 《工会博览》2006,(17):70-70
西湖龙井茶,中国第一名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四次驾临龙井茶区,亲题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以及刘少奇、朱德、陈毅等开国员勋都多次来到龙井茶产区,并且指定西湖龙井茶为国宾礼茶,从而奠定了西湖龙井为茶中至尊的地位。西湖龙井茶生长于有天堂美誉的西子湖畔,钟山川之灵秀,凝草木之精华,聚历代茶人之智慧,得众多文人墨客之呤咏,又因茶自身的“俭、散、和、雅、美、静”加之精细的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品质风韵形成了龙井茶著称于世的四绝即:“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独精于茶理的明朝人许次纾在  相似文献   
947.
消费教育的内涵、目标和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界定了消费教育的内涵,论述了消费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并提出了我国实施消费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8.
法治的观念自古就存在,但对于法治的内涵,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中国法治观念的确立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在遵循与接受法治观念应当具备的基本内涵的同时,还应当与中国目前所处的社会形态特征相吻合,赋予法治的内涵与外延以时代的精神。在当代中国,法治观念的确立与法治制度的实现,应当推动和谐社会的深入发展,使普通民众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成果中获得现实的和巨大的利益,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得到最为广泛的和最有力地支持。  相似文献   
949.
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从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一较深层次,纪念这一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对于新时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历史转型期间锻炼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重要的一次历史机遇,是近代以来国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阶段,值得好好研究。在八年抗战期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空前团结,中华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和研究,民族意识空前加强,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50.
在会计领域中使用“作业”概念,需进一步从会计角度拓展其内涵,其内容包括:(1)作业是以人为主体的;(2)作业消耗一定的资源;(3)区分不同作业的标志是作业的目的;(4)对于生产经营程序欠合理的企业,作业可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5)作业的范围可以被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