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国刑事诉讼法目前既没有规定证人免证权,也没有规定证人免证权的例外,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证人拒绝作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立法既要规定证人免证权的情况,也应规定证人免证权的例外。  相似文献   
12.
双重效应下中国政府改革进程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方政府改革的示范效应和WTO的规范效应出发来分析中国政府在这种双重效应背景下的改革走向。在分析示范效应时,文章列举了西方政府的私有化改革方案,改革传统官僚行政方案,执行机构改革方案,转变公共服务角色方案,政府“掌舵”职能方案;在分析WTO的规范效应时,文章提出了透明、开放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政府杜会共同治理以及亲市场政府等六种效应。列举了上述效应后,文章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从总体上把握了中国政府改革进程的走向,即在双重效应输入的基础上做出结构功能上的调整(输出),同时在对双重效应反馈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政府改革的个性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稳定的政治制度中政党的功能主要体现为政治发展功能。依据中国的政治现实及发展,通过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政治文化的形成、政治结构的分化及其功能的增强和政治参与的扩展等三个方面所起到的历史作用,论证政党的政治发展功能及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终结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中,协商、调解是容易被忽视的手段,其地位和作用并未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重视.除了协商、调解的制度设计本身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切可行之处外,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法律、法规对协商、调解过程中所达成的协议的功能定位有误,给劳动争议的处理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和不便.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过程中所达成的和解协议、调解协议的效力及其功能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肯定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诉讼功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权力系统下主要“工具”的诉讼体系在其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若干功能和作用 ,即为诉讼功能。研究诉讼功能的基本方法是功能分析和系统论。  相似文献   
17.
法院的司法判决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司法判决是否是不可或缺或不可替代的?亦即,司法判决究竟有什么功能,乃是中国法治建设实践中必须明确的问题。波斯纳说:"法律是功能性的。"〔1〕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其作出的司法判决当然也是功能性的。判决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在根本上取决于其功能的发挥状态和结果。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司法判决功能  相似文献   
18.
邵芸 《学理论》2013,(4):95-97
城市低保制度的创建标志着中国城市社会救助的转型。它在社会层面为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保证其基本的生存发展权利;在政治层面维护了社会稳定,缓和了社会矛盾;在经济层面,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提供了保障。尽管该项制度的实施因制度设计等因素,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福利依赖、贫困陷阱以及削弱了低保群体原有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综合来看,低保制度的正功能大于负功能,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仍能按照制度自身演进规律,在实践中日臻完善,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们在参与危机管理、拓宽就业途径和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推动非政府组织发展,必须从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完善非政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葛玲 《证据科学》2008,16(2):190-197
口供是刑事诉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关于口供的运用问题是目前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在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功能角度对口供进行剖析,进而对我国立法和司法对待口供的态度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