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6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26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丁梦华 《中国司法》2000,(10):20-20
济宁市劳教所创建于1980年。20年来,他们在“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指导下,始终把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作为工作的宗旨,成功地教育改造了各类劳教人员4000多名。仅据今年组织专人对任城区、曲阜市籍40名解教人员的跟踪调查显示,40人中表现突出和较好的有32人,为SO%;重新犯罪劳教率仅为34%,大大低于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因管理规范和教育改造成果突出,济宁市劳教所曾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c在全省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活动中,被山东省司法厅首批评为先进单位;在全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22.
《共产党人》2008,(10):57-57
自治区劳教所始建于1972年,2004年迂至吴忠市。全所共设科、室、处11个,劳教人员管理大队4个,护卫队、会见中心各1个。现有干警102人,工人76人。 2001年。新一届党委到任后。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场所安全稳定为中心,坚持依法治所、从严治警,在队伍建设、管理教育、生产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23.
十年前,他曾是十堰市柏林镇远近闻名的道上大哥,年仅18岁就闯出名头,终因打架斗殴、致人伤害走进劳教所。十年后,他成为十堰市雷锋车的创始人,以一个雷锋式的青年形象,出现在当地报刊的显著位置,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24.
吕方军 《中国司法》2008,(5):108-109
近日,湖北省司法厅下发了《关于建立监所人民调解组织和监(所)地联合调解组织的通知》。  相似文献   
25.
《中国司法》2010,(3):F0002-F0002
云南省劳动教养管理局是1991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云南省司法厅劳动教养管理处的基础上成立的,全面负责领导、管理全省劳动教养工作。我省现有14个劳教所,其中省直属劳教所6个,州市属劳教所叠个,已累计收容了各类劳教人员16万余人,  相似文献   
26.
一、基本案情 2007年8月.李某在得知其子李小某被某市公安局以涉嫌故意杀人罪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后.为减轻其子的刑责,托其女婿陈某找办案人员疏通关系。陈某通过劳教所干警林某认识了负责审查该案件的于某。请托于某在审查该案时予以关照。  相似文献   
27.
罗伟 《工会博览》2008,(24):22-24
十年前,他曾是十堰市柏林镇远近闻名的“道上大哥”,年仅18岁就闯出名头,终因打架斗殴、致人伤害走进劳教所。十年后,他成为十堰市“雷锋车”的创始人,以一个雷锋式的青年形象,出现在当地报刊的显著位置,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28.
《天津支部生活》2007,(6):38-38
杨志秋,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市劳教局双口劳教所管教科长、第三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不懈努力,积极进取,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02001年被评为天津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优秀干警”、2002年荣立个人二等功、2003年被评为市司法行政系统“教育挽救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标兵干警”。  相似文献   
29.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我市监狱劳教所连续实现八个教育改造安全年。八年间,全市监狱劳教所收押、收教的罪犯和劳教人员"一个没跑",没发生狱(所)内重大恶性案件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监管秩序持续安全稳定,教育改造质量稳步提高。回首望去,"八连冠"的道路辉煌又曲折。实践"一个不跑"的历程是探求监狱劳教工作规律的历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事业发展的历程。喜悦与艰辛、收获与汗水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30.
李浩夫 《今日广西》2010,(24):12-14
毒品,一个充满着神秘和恐怖意味的名词,它不仅吞噬着吸食者的灵魂和生命,而且严重干扰着整个社会的治安稳定。也许没有什么比毒品更能摧残人的意志,也没有什么工作比戒毒更长期、更艰巨。在几幢白色楼房里上演着多少人生悲剧?多少人能够从这里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