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1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王军敏 《理论前沿》2009,(20):39-40
北冰洋沿岸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将北极地区据为己有,不同时期它们提出了不同理由作为其法律依据。我国应密切关注北极地区法律地位的最新动向,和国际社会一起通过多边谈判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92.
北极通航的航行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冰封的北极航道有望通航,引起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北极航道在国际法上应定性为国际海峡。《海洋法公约》、国际海事公约以及沿岸国法都适用于北极航线,但三者的适用均需局部修正。我国应积极把握制定北极航行规则的主动权,与北极沿岸囯制定双边、多边条约,保障我国在北极航道的航行权益。  相似文献   
293.
“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俄罗斯科考队于2007年8月2日在北极点插上俄罗斯国旗后,北冰洋国家纷纷采取各种行动,使“北极争夺战”不断升温。与过去北冰洋国家以“先占”、“扇形原则”为理由夺取北极不同,这次俄罗斯寻求的是国际海洋法中的“外大陆架制度”。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任一沿海国可以拥有自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在一定条件下,沿海国还可以拥有自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以外、350海里从内或2500公尺等深线100海里以内的外大陆架。但是沿海国对其外大陆架,要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出具科学数据,得到后者建议后才可以划定。而且沿海国在其外大陆架上拥有的并非主权而是主权权利。所以,国家在北极地区的权利应由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通过国际条约的形式确立。  相似文献   
294.
北极气候暖化推动了北极能源开发,为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提供了保障。东北航道有望成为北极能源向欧亚运输的新通道。同步推进北极航道与北极能源开发,尽快建成"北极能源走廊"是俄罗斯北极战略的核心支柱。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俄罗斯最大的北极能源开发项目,也是"北极能源走廊"的支撑点。本文解析北极能源走廊的内涵、风险及愿景,为中俄开拓北极能源合作路径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95.
冯亚茹 《世纪桥》2016,(10):90-92
伴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北冰洋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最短的天然海洋通道,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加之北极地区资源储量丰富,因此,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瞩目。东北亚地区作为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进出口贸易相当发达,特别是中日韩三国,油气等能源资源需大量进口。但长期以来该地区一直受传统航线运距过长、安全风险等问题困扰,所以,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将大大改善目前东北亚地区所面临的困境。东北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都是北极域外国家,在北极的开发和利用上存在共同利益,因此,北极航道的安全通航对三国关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296.
孙凯  郭宏芹 《美国研究》2023,(2):9-29+5
北极问题日益增强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使其在美国政府的议程中占有越来越优先的地位。涉北极研究的科学家及研究机构拥有北极专业知识,在美国北极政策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北极科研也日益呈现出导向多元化和活动系统化的特点。科学家参与美国北极政策制定的直接方式包括在政府机构任职、出席国会听证会提供立法咨询,以及作为顾问通过非政府组织、媒体等渠道间接影响北极政策。美国科学家在北极事务中的有效参与,推动了美国“北极大国”的身份塑造,明晰了美国的北极利益,并推动创造维护美国北极利益的国际规范。美国科学家参与北极政策的进程也受制于美国政治极化阻滞、利益集团施压以及科学权威受到质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7.
随着北极航道逐步开放,沿岸国对北极航道的管辖权主张及其适用的航行制度成为国际海洋秩序领域的争论焦点,北极航道沿岸国和利益攸关国都从不同角度解读国际法规范,对北极航道航行权问题提出各自主张。我们着眼于北极航道航行制度领域的两大问题,即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以及“冰封区域条款”在北极航道的适用问题,驳斥加拿大、俄罗斯对北极航道提出的内水化主张,辨析其作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在构成要件方面的不足,同时,明确冰封区域条款在北极航道的适用限度。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内涵,提出构建基于过境通行制度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北极航道航行制度。  相似文献   
298.
随着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现行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在法律规范、主体协作及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暴露出诸多不足,碎片化的治理现状与系统化的治理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完善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的新视角,该理念指导下的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的核心是规范治理体系内部的要素流动以及多元主体的治理行为。应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手段五个方面构建系统有效的治理体系,以有效缓解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299.
作为负责任大国以及北极利益攸关方,中国积极参与北极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中国的供给行为主要有三个动因:获取预期收益、填补北极强烈的公共产品需求以及应对北极事务的负外部性。然而,中国的供给行为也面临着霸权国的外部压力、北极场域的内生性阻力以及自身供给能力不足等挑战。中国已经在推进北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度参与北极环境气候治理以及开展常态化的科研活动等方面作出贡献,未来应依托“冰上丝绸之路”不断丰富北极区域产品的供给品类及供给渠道。  相似文献   
300.
在北极地缘形势复杂化背景下,美国北极战略在认知、议题、合作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美国北极战略调整旨在应对北极地区日益凸显的安全风险,确保美国在北极区域和全球秩序中的领导地位,增强自身参与北极治理的能力建设。美国北极战略新动向将对北极安全治理、发展治理及以北极理事会为核心的区域治理机制走向产生关键性影响。中国应妥善处理与美在北极的竞合关系,维护在北极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