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3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224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3篇
法律   1679篇
中国共产党   551篇
中国政治   1084篇
政治理论   523篇
综合类   102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公安研究》2011,(9):86-86
江国华在《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宪法学的研究范式与向度关涉宪法研究的理论立场、逻辑进路与认知方法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总体特质与演进趋向。在其理想模式下,中国宪法的研究范式大致可以概称为客体宪法学、宏观宪法学、静态宪法学以及形式宪法学,等等。但在宪政体制基本成型、宪法理论体系亦渐次成熟的条件下,其研究范式有向主体主义、微观主义、动态主义与实质主义演进的外在压力与内在向度。  相似文献   
972.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的深化及应用,它的提出不仅对法观念更新提出了要求,也对法的制度设计提出了挑战。从这一发展观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及社会观念的方法论入手,通过对此观念下的社会及社会关系分析,可以揭示作为其实现的主要制度保障的法———经济法的新理念及制度特性。  相似文献   
973.
真理问题一直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西方哲学在其发端处就已对之作了探讨。在哲学史上最早把真理作为其体系核心范畴的是巴门尼德。其在残篇中多次提到真理与意见的对立。“在这里,你应当通晓一切事件,不仅有圆满真理不可动摇的核心,还有那些常人意见,全无真理可言。”巴门尼德  相似文献   
974.
主知主义(主智主义)道德教育思潮是指20世纪以来以重知识、能力等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道德教育思潮。这一教育思潮是西方教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它孕育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启蒙运动时期一度达到兴盛,成为支配欧美道德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75.
刑法的溯及力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权保障 ,是相对罪刑法定精神的体现。肯定我国刑法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的基础上 ,引入外国立法例阐释溯及力与既判力的关系 ,进一步完善我国刑法溯及力的立法。  相似文献   
976.
赵祺  罗圣荣 《东北亚论坛》2023,(2):65-79+128
拜登政府上台后,大力推动“印太战略”小多边机制落地,加强对华围堵。本文基于小多边主义理论视角,发现拜登政府利用“印太战略”在基础设施、供应链和技术领域打造排他性的小多边倡议,在军事协调、军事技术转让和军事情报共享层面创设竞争性的小多边机制,在价值观层面构建功能性的全球民主国家联盟,意图整合“印太”盟友和伙伴,编织以美国为中心的对华遏制“集团”网络。机制化是集团化的手段,集团化是机制化的目的。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集团化既有扩大“印太”地区“朋友圈”的战略考量,也有掌握引领关键领域标准和规则的制度诉求,更有围堵和遏制中国崛起的权力诉求。尽管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集团化面临着美国与“印太”盟友和伙伴政策诉求差异、战略平衡困境和成本支付能力不足等因素掣肘,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将弱化中国经济影响力,增加中国安全风险,损害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77.
尼采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伦理学家、唯意志论者。他在道德哲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否定基督教的信仰, 宣称"上帝死了",重估道德价值;确定自立善恶的"非道德主义";构建新的以生命为基础的善恶彼岸的道德;建立新的道德谱系,虽有局限性,却是当时的巨大进步,为20世纪道德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78.
“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作为一个霍查主义政党的国际组织,高度关注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新变化和呈现的新特点,全面分析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危机表现,密切关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斗争新特点和社会思潮极化现象,全面审视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矛盾冲突。“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对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变”与“未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但其理论主张本质上仍未超越霍查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79.
“安全复合体”与区域秩序建构:一种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巴瑞·布赞的最初定义出发 ,分析了新兴的“安全区域主义”和“新安全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古典”和“修正”版本的基本内核 ,并重点阐述了不同理论方法对“安全复合体”内区域安全秩序建构主导模式的不同分析  相似文献   
980.
侯传文 《求索》2005,(2):149-151
泰戈尔诗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与 西方诗学的对话。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学习借鉴、文化输 出、比较研究和反思批判等,都是对话,其中的文化输出既 是反对文化殖民化的民族主义的话语表现,又是实现东西 方真正对话的诗学追求。这样的文化输出所体现的文化 “送去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