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学理论》2013,(29)
目前南海争端愈演愈烈,一些周边国家认为我国对南海诸岛没有进行有效控制,进而认为我国已经放弃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从时际法角度出发,明确解释有效控制规则的适用条件,根据现有的证据,指出我国南海争端与有效控制规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42.
新思维找回失去的南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共同开发"遥遥无期的状态下,"搁置争议"的结果就是任凭资源被长期盗取。中国如何面对被长期侵占的领土主权,如何面对每天不断损失的海洋资源,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长久持续下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3.
江迅 《新民周刊》2012,(18):34-35
自本世纪以来,一场通过建设海洋保护区,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名义进行的"新海洋圈地运动"悄然兴起。近来,亚太海域波诡云谲,在南海诸岛,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针锋相对;在钓鱼岛,在苏岩礁,中国分别与日本、韩国唇枪舌剑中国这些对手背后。  相似文献   
44.
南海诸岛,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位于中国南海的南海诸岛,共有岛、礁、沙滩两百多个,分为西沙、南沙、中沙、东沙四大群岛。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处,由宣德、永乐两个岛群和其它岛礁组成,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永乐群岛由甘泉、珊瑚、金银、深航和晋卿等岛屿组成。这里不仅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海上交通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向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重要航道。  相似文献   
45.
《今日海南》2016,(8):62-63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近期的南海问题把中国人的心凝聚得更加紧密,激发了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用画笔捍卫祖国主权——南海油画院三沙主题作品展”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而举办,主要参展艺术家有谢耀庭、周少灵、王锐、张建举、刘丹丹,作品从各自的角度注入了画家热爱祖国、热爱海洋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6.
媒体     
“立府永兴睦邻四方固我海疆”。从2012年7月24日这一天开始,每个抵达永兴岛西渔码头的人首先会看到一块巨大的黄色碑体。它的正面镌刻一幅包括三沙市在内的南海诸岛图,背面书169字,是为《三沙市设市记》地名碑。作为海南省委、省政府送给年轻三沙的礼物,“三沙地名碑”也是中国在三沙宣示主权的象征。  相似文献   
47.
自清末以来,南海诸岛上的“庙宇”就成为中国政府维护领土主权之有力物证。1909年中日东沙岛交涉案中,两广总督张人骏等人在与日商讨价还价过程中,清政府从一开始进行索赔的重点物产就是以海神庙为主的。各大报刊的报道是渔船、庙宇和矿税三大项,从往复电函可知矿税等是后来为争取更多利益附加的筹码。无论是官员考察南海诸岛.还是报纸杂...  相似文献   
48.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情况最复杂的,争端涉及六国七方。南沙一共有200多个岛礁、沙洲,其中最大的太平岛掌握在中国台湾的手里,岛上建有小型飞机场,中国大陆掌握着7个岛礁,分别是永暑、华阳、赤瓜、美济、东门、南薰和渚碧,越南实际占的岛礁最多,有29个,菲律宾占着8个,马来西亚占着9个。  相似文献   
49.
周培敏 《法制与社会》2011,(23):158-159
南海诸岛的主权自古以来就归属于我国,它在四大海域中面积最大且具有丰富的天然资源。正是南海诸岛所享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前景,近几年来,陆续有不少周边国家对它垂涎欲滴,企图编造各种莫须有的理由将南海诸岛据为己有。他们肆意掠夺、侵占岛屿,有些国家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对其进行分割。他们随意开发各种自然资源,妄图实现对南海诸岛的全面占有。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我国领土主权的不当侵略,是违反国际法、国际惯例的。因此,我国在争取岛屿主权方面应该有更加积极的作为,同时采取某些必要措施来捍卫主权、捍卫领土。  相似文献   
50.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形成及南海问题的由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并由历代中国政府行使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一发展过程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国际社会也是长期予以承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