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07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6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83篇
法律   378篇
中国共产党   951篇
中国政治   1428篇
政治理论   358篇
综合类   2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2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印度近代民族主义政治改良运动走的是一条既坚持宗教与社会改革的精神革命取向,又充分适应民族自治与独立这一首要任务的“中道”。改良运动活动家们的思想探索、宣传与实际的争权行动,在印度的世俗化进程中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2.
现在在国外的劳动力市场中,中国劳工已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个国家中的中国劳工的生存环境很不相同.在意大利,中国劳工不仅对意大利主流社会毫无概念,而且对由华人建立的普拉托的主流华人社会也不熟悉,然而他们却只能依靠这一陌生而又"熟悉"的华人社会进行个人发展.  相似文献   
63.
二战后,来源广泛的移民使瑞典由一个民族文化单一的国家转变为民族文化多元的国家。为此,1970年代瑞典政府开始实施多元文化政策,以应对外来移民问题,在文化保持、社会平等和政治参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外来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构建社会和谐。面对1980年代以来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不断波动所带来的严峻考验,瑞典坚持并发展了多元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64.
尼泊尔第一位共产党首相曼·莫汉·阿迪卡里王利平1994年11月15日,尼泊尔举行议会中期选举。这是尼自1990年放弃君主制、实行多党民主以来的第二次全国议会选举。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赢得下院205席位中的88席,成为第一大党。原执政的尼泊尔大会党...  相似文献   
65.
新移民妇女的网络建构:移居香港第一年的纵贯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纵贯质性研究方法研究新移民妇女在香港第一年的社会网络重建过程。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新移民的社会网络的若干特点、网络建构的方式以及影响网络建构的因素。  相似文献   
66.
三峡百万大移民被称作“世界级难题”,移民规模和安置难度堪称世界之最,是一项史无前例、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系统工程。这是一次空前的移民。世界上百万人口以下的国家有30多个,而三峡库区最终移民人口将达到113多万。到2009年,三峡  相似文献   
67.
68.
美国新华侨华人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美国的中国大陆新移民在人口数量大增、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加快以及与中国联系密切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9.
独具特色的印度灾害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风 《中国减灾》2003,(4):51-53
面对飓风、旱灾、洪灾、地震、山体滑坡和雪崩等频发的自然灾害,印度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灾害管理体制。在国家、邦、县和区一级均有统一的灾害管理机构。印度还制定了一系列灾前备灾和部门发展计划,以及飓风地震等灾后重建计划。  相似文献   
70.
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联系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范围和规模有所扩大,主要通过侨汇、捐资、投资等方式与中国大陆发生经济联系;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不少爱国华侨华人还是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其中主要有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以各种形式资助抗美援朝战争、投资兴办企业、侨汇、捐助文教、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以发展贸易和增加投资的形式,更加积极影响到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大陆经济对华侨华人经济的影响会迅速扩大,因而会出现双方向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