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9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211.
刑罚个别化作为一个刑法概念,是1898年法国学者雷蒙·萨雷伊在其《刑罚个别化》一书中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刑罚个别化包括法律上的个别化、裁判上的个别化和行政上的个别化。法律上的个别化,是指法律预先着重以行为作为标准,细分其构成要件,规定其构成要件,规定加重或减轻情节等。裁判上的个别化,指法  相似文献   
212.
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对于有人身危险性的行为人采取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制裁措施。保安处分与刑罚密切配合,为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安处分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立了保安处分制度,中国虽然没有名义上的保安处分,但是却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保安处分。笔者认为应当在借鉴中外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我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213.
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对于有人身危险性的行为人采取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制裁措施.保安处分与刑罚密切号"配合,为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安处分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立了保安处分制度,中国虽然没有名义上的保安处分,但是却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保安处分.笔者认为应当在借鉴中外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我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214.
“社会危险性”是指可作为适用具体强制措施的法定依据的,有证据证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危害社会、他人的行为和其他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的可能性。在刑事诉讼中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或社会危险性的程度是决定是否适用强制措施、适用剥夺人身自由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15.
做好服刑人员出监前的危险性评估,是新形势下监狱工作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重要命题,对其进行科学预测,并采取不同的矫治方法和防范对策,对于维护监狱安全稳定,预防和减少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16.
李磊 《廉政瞭望》2010,(17):28-29
记者,一个被人们誉为“无冕之王”的职业,充满了光荣与梦想。他们记录现实,书写历史,用手中笔杆为大众揭开社会一层层黑纱。然而,在这些光环的背后,现实却使他们常常陷于尴尬。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一系列记者权益受侵事件,将记者这一职业的危险性诠释到了极致。“无冕之王”缘何成为高危职业?  相似文献   
217.
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增设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特别程序,明确以公安司法机关为启动主体,规定了适用标准和救济方式,对实施犯罪行为造成社会危险而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然而,比较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强制医疗制度,我国强制医疗制度尚存在适用强制医疗对象缺陷、启动程序流于形式、判断标准不明确、救济方式不足、检察机关监督难度大、强制医疗程序与普通程序之间的转化缺乏规定等问题。因此,我们应扩展适用范围、建立多方参与的庭审抗辩模式、明确强制医疗程序的标准、丰富救济方式、强化司法监督、明确强制医疗程序与普通程序之间的关系,以期构建完善的刑事强制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218.
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标准,则罪刑相适应在刑法立法中便无法构建而在刑法司法中便无法实现,故标准的问题是关涉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根本性问题.本文结合贝卡利亚、康德和黑格尔等前人的论断论证了罪刑相适应的标准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且作为该标准的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一个增添了人身危险性即再犯危险性这一新内涵的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接着,通过与"两个配刑基准论"的商榷进一步论证罪刑相适应的标准应具有唯一确定性.  相似文献   
219.
社会危险性的证明对象是未来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应该建构由证据到基础事实再到推定事实的证明路径,采用“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建立以法律推定为核心的双层次证明模式。认罪认罚因素可以阻却可能实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等妨碍诉讼行为这一推定事实的产生,但对于再犯危险性的证明需要结合其他证据具体分析。合规整改需要转化为认罪、悔罪、赔偿等因素介入证明。量化评估结论应该作为证据辅助最终结论的产生。通过创新智能监管手段,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增强非羁押措施的诉讼风险防控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危险性的认定标准。同时,社会危险性的证明要保障被追诉人的知情权、阅卷权和辩护权。  相似文献   
22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细化了逮捕条件,通常情况下适用逮捕措施,不但要求符合法定的社会危险性要件,还要求采取取保候审仍不足以防止发生该社会危险性.在径行逮捕的条件中,只要法定量刑档次中含有“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即已符合应当逮捕的条件,而对“曾经故意犯罪”的人过失犯罪的,即使可能判处徒刑,如果可以适用缓刑,也非绝对应当逮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