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123篇
中国共产党   437篇
中国政治   474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1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解放军少将、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曲作家傅庚辰,曾为电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乐曲。为了传颂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他曾倾尽心血,谱写了第一首“周恩来诗词歌曲”。不久前,他为笔者热情地追述了这段往事。  相似文献   
52.
审美教育是相对于智育、德育而言的。与德育和智育一起共同承担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这一伟大的历史重任。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古典诗词的特殊魅力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53.
张莉莉 《工会论坛》2007,13(6):137-138
中国古典园林的独到之处,就是在崇尚自然的同时,结合中国文化,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创造出令人神往的美的意境。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与意境特征之间渊源关系的追溯,探讨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情趣与造园旨归。  相似文献   
54.
"不驱狂敌誓不从"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内战爆发,硝烟弥漫.27日,美帝国主义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决议,给美国及其纠集的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披上"联合国军"的外衣,任命美国驻远东军队的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进一步扩大侵朝战争.10月初,美国侵略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在这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朝鲜党和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决定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55.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有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今天,这句话仍然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然而,土地母亲孕育的巨大财富,究竟落入谁家?政府:享受土地的盛宴狂欢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谁拥有,谁受益。在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是政府可以对农用地实施征用。因此,作为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政府,享受土地的盛宴狂欢是理所当然的。在土地市场中,政府居于垄断性“中介”地位,是市场上端货源(农村土地和城市拆迁用地)的垄断性买家,又是市场下端商品(经营性土地)的垄断性卖家。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农用地,通过土…  相似文献   
56.
正提及昆曲,很多人会想起汤显祖的《牡丹亭》。除了白先勇与苏昆合作的"青春版",还有经典版、厅堂版、粮仓版、园林版、会所版等等。《牡丹亭》的演出,几乎成为近年来中国戏剧界最引人关注的事件,甚至被称为重要的文化现象。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也引发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总是《牡丹亭》?难道身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昆曲只能依仗《牡丹亭》而振兴?  相似文献   
57.
吴正裕 《党的文献》2014,(2):113-117
美国斯图尔特·施拉姆教授和日本学者武田泰淳、竹内实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1946年,诗人佩恩在延安访问期间曾听说编印过一本收录有70首毛泽东诗词的诗词集。这一信息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追根求源之后,终于在《林伯渠同志诗选》中发现了《读〈风尘集〉有赠》诗二首,经过研读与分析,可以推断出诗中提到的《风尘集》就是毛泽东编印的第一本个人诗词集。据考证,佩恩关于这一诗词集的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存在讹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诗词集的名称应为《风尘集》,而不是《风沙诗词》或《风沙集》;第二,诗词集应是毛泽东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之间在瓦窑堡编印的,而不是在延安;第三,收录的诗词篇数应为7首或17首,而不是70首;第四,印数极少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8.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实践中,熟练地运用赋比兴手法,很好地把握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使三法各显其功能。同时,在具体运用到某一诗篇时,既有所侧重,又同时兼用,使之相辅相成。大致说来,毛泽东常运用赋法再现斗争场面,往往把它置于诗词的中心地位;对于比法,毛泽东既看重其"以彼物比此物"的一般作用,也看重其美刺意义,特别是他晚年对美刺意义更为强调使用;兴法最能显示毛泽东作为诗人的审美追求,因此,在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中,有很多借景言情、情景交融的表述,而这些词句往往恰是毛泽东诗词中最具神采之处。  相似文献   
59.
正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在谈论诗歌时有一个难以自解的矛盾现象,那就是他喜好旧体诗词却又不提倡,不喜欢新诗却予以推广。1957年1月12日,毛泽东复信臧克家:"这些东西(指毛泽东的18首旧体诗),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诗当然应以新式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在1958年3月的成都中央会议上,他却又说:  相似文献   
60.
开国元帅朱德戎马一生,90岁高龄时,仍腰身不萎,肩背不驼,依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人们公认的高寿之人。朱德高寿,与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分不开,当然与他喜欢诗词书法、养气调息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