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758篇
中国共产党   2308篇
中国政治   2736篇
政治理论   1316篇
综合类   158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771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本文回顾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列宁主义形成的经验,分析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衰落的过程,探寻苏联哲学教条化的特征及其成因。最后得出结论: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第二,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实践和批判;第三,要正确认识主导意识形态及其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第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要追求“真理、正义、实践”。  相似文献   
112.
《理论视野》2007,(6):64-64,F0003
批评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如何看民主社会主义;正视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中国1.5亿亩耕地遭污染;社会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13.
翁超群 《新东方》2007,(12):26-28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回答要不要发展,而且回答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当代世界发展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四大阶段:第一阶段,人们认为发展就是走工业化社会和技术社会、生产丰富的物质满足人们需求的过程,主要强调经济增长,这一时期从工业革命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适应工业进程的发展,需要调整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等方面,因此,人们将发展看做是经济增长和整个变革的统一。这一时期从20世纪50年延续到70  相似文献   
114.
刑法主观主义生成的根本推动力是经济因素。经济结构的变迁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犯罪必然呈现出新特征,最终导致刑事犯罪治理策略取向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从而导致刑法主观主义生成并渐趋强势。刑法主观主义并非只是为了作为客观主义的对立面而生成,而是对时代变迁的必然回应,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5.
纵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中的主体,从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辩证法的本质就是人的主体性",中经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再到哈贝马斯的具体的包含丰富差异的社会历史共在主体,主体在历史观中的作用和地位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这一流变的背后,深刻反映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的变化和问题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6.
周新城 《理论学刊》2004,1(1):24-27
毛泽东主张,经济学研究应该有哲学家的头脑,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研究工作。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全面地研究生产关系,既研究组织经济关系,又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学的任务应该是透过表面现象来研究和揭示人们的经济关系。研究必须坚持一般规律与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一方法论原则,既坚持一般原理,又研究其具体实现形式,两者不能偏废,更不能对立起来。毛泽东关于保守与变革关系的论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充满了辩证法,对社会主义的改革富有启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的科学,我们研究任何一个经济问题,始终不能忘记“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7.
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重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加大了工作力度,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比如,印发了成都市第一个哲学社会科学五年规划即“十五”规划纲要,1 998年成立了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 0 0 0年在原市社科所的基础上组建了成都市社科院,社科规划评奖、课题调研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去年市社科院(社科联)科研办公楼全面竣工,今年市社科院已搬入新址…  相似文献   
118.
马克思视野中的应用哲学方法就是科学方法和价值方法。所谓科学方法 ,是指马克思研究经济、政治、社会和历史等现象时所运用的方法 ,具有像自然科学一样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所谓价值方法 ,是指马克思批判西方人文主义忽视对客观规律研究的局限性 ,吸取其强调人的价值的合理性 ,在现实的人的活动的基础上 ,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它的价值。马克思对价值和价值理想的追求 ,既是一种尺度 ,也是他考察社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按照价值原则 ,按照人类自己的尺度和需要来认识和改造一切事物 ,包括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19.
当代中国哲学界公认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选择哲学基本问题的视角或视点是多式多样的。从不同的哲学派别、体系、时期出发,人们的选择必定不同。从不同层面上看哲学基本问题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0.
杨长虹 《长白学刊》2004,1(1):56-58
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不仅标志着哲学主题的转换: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而且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观的革命: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统一起来,确立了实践批判的价值理想、基本维度和当代视野,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