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758篇
中国共产党   2312篇
中国政治   2739篇
政治理论   1318篇
综合类   15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771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它不仅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同认识活动(效用论和境界论)而导致不同的结果(异化和和谐),从而使人们自觉地规范主体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2.
公共行政学发展是在理论本身不断地反思批判和不断超越中走向成熟。在对时下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反思批判中,美国学者丹哈特①的“新公共服务”渐成体系并且论证了其对新公共管理超越的地方。新公共服务将理论视角聚焦到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而不再是“掌舵”的公共行政人员。公民具有相当的公共理性这既是新公共服务潜涵的理论吁求,也是公共哲学的一个基本主题,而公共理性是基于最基本的公共生活事实和公共文化背景。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的发展变迁中蕴含着公共哲学话语转换之意涵亦即公共哲学将从传统形而上高度向公共生活的经验层面转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3.
关注工程与工程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比如我国的都江堰、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凯旋门等都是古人留下的伟大工程。20世纪40年代的曼哈顿工程、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工程,以及90年代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工程,堪称现代世界三大工程。我国60—70年代完成的“两弹一星”工程、改革开放后建设的大亚湾核电工程、宝钢二期工程、铁路5次大提速工程,以及当下正在进行的三峡工程、探月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工程等,创造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神话。可以说工程活动塑造了现代文明,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工程构成…  相似文献   
154.
文章分析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及其对思辨哲学的普遍主义方法的批判,探讨了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从而揭示了政治哲学研究中历史主义方法和普遍主义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5.
杨寿堪 《新视野》2005,5(6):50-5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方针与方法,因为它充分体现了学术上的民主与自由。百花齐放,必须以百家争鸣为前提。社会中各种学派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有利于防止学术上的教条主义、保守主义。历史事实证明,诸子百家的兴起与纷争,是文化繁荣的保证,也是国家进步、社会民主的表现与标志。马克思主义始终追求真理,不怕批评与反对,同各种学派的辩论与比较,有利于促进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提高与传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繁荣我国文化与科学为目的的不同学派的建立,与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并不矛盾,它们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6.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已是必然现象,任何文化形态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问题。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是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多样化是保持世界生态文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理论为我们理解全球化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积极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是当前思想文化领域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就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化问题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才。全球化的兴起与演进记者:毋庸置疑,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全球…  相似文献   
157.
毕达哥拉斯关于数的信条及以数为基础的宇宙模型的破产,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这一危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推动了数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古希腊数学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推动了整个科学的发展。在古希腊,数学和哲学是结盟的,哲学使古希腊的数学趋于抽象和真理。正是由于古希腊的哲学背景,使其有可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数学公理系统,并最终导致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58.
2005年4月23日上午,由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现代领导》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文精神和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行.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陈章良主持了上午的会议;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奚洁人热情致辞。市社联副主席武克全,  相似文献   
15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必须克服以斯大林教科书为范本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及其模式的缺陷.重新焕发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机,使之继续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必须因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化的形态,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60.
"哲学批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哲学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哲学流派、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哲学著作之间的批评."哲学批评学"可以定义为"概括和总结哲学批评活动之功能、原则、方法、规律等等的一门科学"."哲学批评学"的总体框架以哲学批评的定性、哲学批评的模式考察、哲学批评的历史考察为"三根支柱".建设"哲学批评学"的必要性,可以从如下方面去看:哲学的本性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哲学领域的学科完善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哲学领域中众多批评材料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