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758篇
中国共产党   2312篇
中国政治   2739篇
政治理论   1319篇
综合类   15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771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危机的原因、表现形式、演化机制与后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有的概念体系和治理规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灵"。现有的相关研究仍然缺乏一种"整体性"。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角,社会危机治理的原则至少应该包括坚持辩证决定论与选择论相结合、坚持一般原则与精准应对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立足国内与放眼国际相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2.
列奥·施特劳斯生前就备受推崇和攻击,他留下的丰富遗著继续引起讨论和争议。本书结集的文章涵盖了定义何为施特劳斯思想的重要主题,西方传统中理性与启示的张力,自由民主政治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古代与现代两种自由主义相互冲突而又互补的关系。想了解这位煽动性的思想家,没有比读这本书更合适的了。  相似文献   
173.
张福海 《求索》2012,(1):116-118
"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诗性突围"说的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问题。海德格尔改变了表象性思维的固化模式,而转变为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境域生成性。思与境偕,思归属于境域。而最本源的境域之生成乃是是天地人神源初的相互归属性(化),是作为"之间"的命运。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将最终通往对"命运之诗"的思考。"命运之诗"说的是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也就是说本源的发生是命运性的,而此一命运性的发生也就是诗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4.
本书是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罗伯特·诺奇克继《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之后写就的又‘部重要作品。全书围绕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诸多领域争论的核心概念-合理性-展开讨论,全面探究了当代两方学术界从进化论视角对合理性的理解,特别是从合理性角度来思考原则的选择问题,又依据原则来思考合理性的问题,以决策价值将两者结合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75.
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是对社会政治的理性追寻与现实范导,它通过对社会政治的理性之思、价值之思以及对政治哲学思想之再思不断创新政治形而上学;政治哲学对社会政治的现实范导,就是一种哲学与政治的联系样态,也就是哲学在闪耀着时代精神之光。归根结底,政治哲学对社会政治的理性追寻与现实范导是为了人的自由。政治哲学的创新是新话语、新概念与新思维样态的一体化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76.
文章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念的形成路径和内在逻辑的探讨,阐明马克思实践思维的内在逻辑和哲学气质。认为实践本体化的思维取向,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深层逻辑,而是纯粹思辨哲学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只是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作为一种新的抽象。对待马克思实践观念必须持一种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7.
孙麾 《红旗文稿》2012,(18):4-7,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眼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在《理论自觉自信:中国学术新的思想高度》一文中,分析批判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所谓去意识形态化和以学术性的名义放弃现实关怀的错误倾向,认为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中国学术应该在中国与世界普遍交往的格局中,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回答世界和中国的现实问题,塑造中华民族的自我精神和核心价值,增强中国学术世界性的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178.
谢毅 《红旗文稿》2012,(14):4-6,1
正确对待西方的思想理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繁荣和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条件。谢毅在《从迷信西方思想理论的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强调,对西方思想理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十分有害。如果只是跟在西方国家的后边亦步亦趋,其结果必然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由创造的能力,丧失文化上、理论上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9.
《侨园》2012,(1):59
熟悉欧洲历史的人会知道,地处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自罗马城兴建以来,吸取了吉希腊文明精华的古罗马文明开始盛行.在此背景下,以佛罗伦萨城为首的王公贵族们开始以厨艺较劲——谁开发了新的烹调技艺,谁拥有最多厨艺高手,谁就是有实力的代表,普通百姓若是烹调高手,更可置身贵族阶层,这便让当时的意大利餐饮业有了百家争鸣的意思,其"美食家的民族"的称号,由这时开始有了雏形.  相似文献   
180.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曾有过几次集中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不具有当代性,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提出具有理论和时代背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当代性,主要因为它的三个特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性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科学性凸显出当代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