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78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2008年9月2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奥伦堡观摩稳定—2008战略首长司令部演习期间,向俄军提出了2020年前需要达到多项军事变革的目标,如优化编制体制和军队部署体系、提高俄军指挥系统效率、重视军人社会保障体系等。近期,俄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大将也都表示将对俄罗斯军队进行史无前例的改革,以实现军队的现代化,从而使俄在国际政治舞台中的发言更具效力。  相似文献   
122.
张香玉 《党史纵横》2011,(11):49+55-49,55
老河口位于鄂豫川陕四省边界,公路四通八达,依山临江,进可攻,退可守,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9年9月,李宗仁以一个军事家的战略眼光,把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设在了这里,并在老河口城东扩建了军事作战机场——老河口机场也是国军此后在华中地区的一个重要空军基地。  相似文献   
123.
<正>1929年8月间,谭震林率领的红四军四纵队的司令部设在福建上杭白砂。一次战斗前,谭震林召集干部、战士开战前动员大会。正巧,毛泽东也来到了白砂。听说部队在开会,毛泽东就赶到了会场。  相似文献   
124.
一、特殊授命1935年3月24日,在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两次攻占遵义,巧妙转战于黔北与川南期间,蒋介石亲临贵阳布置对中央红军的"追剿"。紧急军务中,蒋介石特电召远在江西德安的莫雄到贵阳面授要务。当莫雄在南昌借了张学良的私人座机飞抵贵阳后,蒋介石立即召见了莫雄。见面时没有任何客套与铺垫,蒋介石开门见山地向莫雄交待了任务,令他将  相似文献   
125.
网络安全的话题不绝于耳。无论是美国以利用名为"超级工厂"计算机病毒对伊朗核设施实施"网袭击"也好,还是慕尼黑会议将网络攻击作为安全会议主要议题也好,还是全球IP地址宣布告罄引出下一代因特网也好,人们再一次认识和感受到网络与网络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6.
1940年8月的一天,身居泰国曼谷的华侨丁季平终于收到侄子丁寿康从中国重庆寄来的家书。这是一封迟来许久的信,他有一种不祥之兆袭上心头。他赶忙打开信封,发现第一页信纸上的字体不是他平时所熟悉的,信的开头这样写道:"在你收到这封信未拆之前,你定会感到快慰,因为这是你的爱侄丁寿康写给你的,呵,可是等到你拆开这封信后,你定会悲哀,惨痛,乃至极点的情绪。在我没报告关于丁寿康悲壮的牺牲之前,让我先介绍我给你  相似文献   
127.
覃胜勇 《南风窗》2011,(24):76-77
随着南非加入金砖国家,美国感到在黑非洲影响力滑坡,因而有意增加对非投入。奥巴马向乌干达派兵,则使得人们浮想联翩,其实,这并不表明美国全球大战略的根本改变。北约在北非的战事刚刚完结,西非尼日利亚又传来爆炸和枪击声。在有"尼日利亚的塔利班"之称的"博科圣地"(Boko Haram,意为"西方教育的罪恶")连续两天袭击尼东北部致死逾100人后,美国驻尼大使馆11月6日向旅尼美国公民发出紧急  相似文献   
128.
今年1月6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提名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司令马丁·登普西(Martin Dempsey),接替即将于今年4月退休的乔治·凯西,出任美国陆军第37任参谋长。在当前两场战争逐渐进人收尾阶段,美军军费预算下滑趋势已日渐明显的大背景下,这位同样因伊拉克战争发家的新任参谋长,将为近年来风雨飘摇的美国陆军带来何种新气象,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9.
解放战争初期,华东部队面对作战保障对民力物力的高度依赖,面对老百姓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全力支持,在保证作战胜利的同时,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战争负担。从苏中战役开始,到孟良崮战役结束之后,华东部队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爱惜民力的机制和标准。  相似文献   
130.
西安事变前,有共产国际背景的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正在西安,碰巧遇上事变.从而成为当时唯一在西安向世界报道事变的外国新闻记者。然而,从西安事变作为秘密战线一大杰作的角度来看,史沫特莱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岗位,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