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5篇
法律   106篇
中国共产党   346篇
中国政治   313篇
政治理论   180篇
综合类   2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上海社会阶层变化对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包括如何整合不同群体利益,如何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本文归纳了八大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2.
试析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买办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中国买办社会发展至鼎盛,因而培育出不同的阶层。一方面少数大买办名利双收,另一方面大量的小买办惨淡经营。同时,大买办凭借财势在身边扶植了庞大的买办家族和买办帮派,使整个买办社会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它以亲缘和乡缘为连接,具有天然的排外性。买办社会的阶层构架呈金字塔型,且具有稳固的成员结构。  相似文献   
23.
一、分化与整合:社会结构和谐运行的基本动力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社会是一个相对于自然界而独立的大系统,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一定数量、执行一定功能的社会要素构成,并按照既定的一套行为规范,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向,以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与其它系统相比,社会结构系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4.
中苏同盟关系被推向顶峰 赫鲁晓夫担任苏其中央第一书记后,中苏关系的发展也随之进人了短暂的“蜜月”期。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加强了合作.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也开始增多。  相似文献   
25.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国政治民主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内部发生了阶层分化,已分化成五大社会阶层.农民阶层分化对农民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6.
《黄埔》2013,(1):45-45
黄静汶,1911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高坊乡。父亲是老同盟会员,开明进步,具有强烈的民主爱国思想。二哥黄文闿,很早就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氛围浓厚的家庭熏陶下,黄静汶从小就立志为争取人人平等的新社会而奋斗。1925年,她经过二哥的朋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随着北伐运动的发展,湘阴县成立了工会、  相似文献   
27.
王春 《廉政瞭望》2013,(19):24-25
“三个公章顶不上一个老乡”、“一起扛过枪、同过窗的人关系最牢靠”.这不仅仅是传说,而是现实中利益同盟关系的延伸。腐败同盟军不再是单一的血亲关系,老乡、同学、战友、老同事等亦不断“上榜”。尽管中国已经有了不少遏制腐败同盟的制度性安排.然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同盟腐败态势,这毋庸置疑地预示着破解之路“其修远兮”。那么,“腐败同盟”的克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8.
改革开放以来,在阶层分化的背景下,利益主体多元化,各阶层利益日益失衡,这极大地影响了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增加了其利益整合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正义作为最高道德追求和执政理念,通过一系列措施和环节构建起公正为核心价值导向的动态均衡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29.
政治稳定是转型期中国改革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目前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维持了动态的政治稳定,但也存在不稳定隐患,而利益分化加剧就是隐患之一。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利益差距较大且矛盾凸显是我国目前利益分化的现状。利益多元化削弱政治权威合法性、利益分配不均产生心理失衡、利益差距过大导致贫富差距悬殊、利益主体政治参与愿望受挫引发社会失序,形成利益分化问题对中国政治稳定的负面影响。国家必须重视此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利益分化加剧趋势以保证改革的稳定局面。  相似文献   
30.
殷树凤 《求索》2015,(1):13-17
目前,思想界普遍存在的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已经影响到具体的学术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对社会改革的建议和构想,无论是突出一种排斥国家权力的纯粹的"社会自治"或"个体联合",还是强调"国家权力培育基层社会",都存在过度理想化的问题。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使得现有的理论很难对当下中国的现实进行有效解释。由于新的技术、新的经济趋势的推动,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再度经历着复杂的变迁,必须重新在一个相对实在的中观领域进行重新观察。社区作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交叉的一个领域,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