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182篇
中国政治   270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1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蓟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了次全会和全市“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坚定“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天津“北生态”核心区定位,明确做好实力美、形态美、内涵美三篇文章,打好产业转型升级、蓟县新城建设、水源水质保护、矿山创而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五个攻坚战,以“四清一绿”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美丽蓟县建设,努力把蓟县建设成为实力更加摊厚、机制更加灵活、生态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形成山、水、城、田和谐共生的美丽蓟县新格局:  相似文献   
762.
唐踔 《党政论坛》2013,(9):24-26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农业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和摈弃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必须从下述几个方面去着力,以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63.
陈丽媛 《学习月刊》2013,(22):34-35
生态文明.就是一种以追求人类与环境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新型文明。生态文明既不同于以牺牲环境谋求发展的工业文明.也不同于以牺牲人的发展来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早期文明.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同步发展的自觉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概括起来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  相似文献   
764.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为中国式现代化伟业作出有力擘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与自然的双向驱动为基础,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必然逻辑及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引领所作出的科学研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坚定政治立场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本位,以系统整体观念统筹人类社会诸要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形成总体性视域。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志识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标定了可持续发展方向,其必须从绿色发展理念、低碳发展方式和严格制度法治三个维度建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65.
陈双凤 《传承》2008,(18):60-61
国际理解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项基础性教育内容,是学会共生的教育,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理解与被理解相统一的教育,是认知与能力相统一的教育,是受教育者的修身教育与外在责任意识教育相统一的教育。其实质是一种面对差异、认识差异、试图化解差异所可能导致的危险和冲突的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使不同民族和国民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66.
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体用一源,知行不二,神形兼备,道器不离,阴阳、奇偶、刚柔紧密结合,有无、动静、屈伸互相推移.这种在两极中求统一、和谐、浑融的"二律和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在一个个事例中控制了文化系统中的其他特质,乃致构成了中华民族所共享的一种文化通则.这一通则使人们在意识深层中受其制约,而趋于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浙江改革开放30年现代化实践所形成的"社会化小生产",正是二律和合文化精神范型的模塑.  相似文献   
767.
姜晓平 《民主》2006,(9):21-22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要方式,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许多生态欠账: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大: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放不足,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相对滞后,地区间生态差异较大,旱涝灾害频繁制约经济发展;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程度加重,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湿地面积下降;直接维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农民收入得不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68.
政府信用是政府生命周期的主线,政府信用的严重缺失,将造成整个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丧失,社会必然陷入信用危机的恶性循环中,进而直接危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谋求和谐社会与政府信用的互倚共生,关键在于政府信用体系的构建:强化政府的教育培训,树立信用理念;提高政府决策回应性,充分体现民意;改善政府的施政行为,讲求廉洁高效;严格政府的依法行政,加强建章立制。  相似文献   
769.
本文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转型问题。共生现象并非个别的独特的现象,而是有其普遍性的。任何一种社会都包含对先前社会的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亦如此。但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共生现象更为复杂,它的共生物不仅有封建主义,而且有资本主义。这种情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转型更加艰难,只有正确处理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共生,才能真正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770.
和合思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包括了和爱、和立、和处、和达以及和生五项基本原理.这些原理都对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爱原理要求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构建刑事诉讼基本框架;和立原理要求确立和巩固刑事诉讼中各个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创造条件保障其诉讼功能的发挥;和处原理要求平等地关注和保障不同诉讼主体的权利,形成权利互动的良性循环体系;和达原理要求刑事诉讼目的的协调:和生原理要求作为一种社会冲突表现形式,刑事诉讼法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