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忠华 《农村青年》2010,(3):26-29
前不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外科,一位名叫李凯的患有“棘红细胞舞蹈症”的中年男子,脑袋里被装上了一台微型“电脑”,以发送类似于脑电波的脉冲来控制肢体,使他得以新生,也创下了这种手术在亚洲首例成功者的奇迹。  相似文献   
52.
他是一个渺若尘埃却又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如乞丐般一无所有,却又学富五车。为了求学,为了心中的理想,20年来他舍弃了工作和爱情,先后住过墓穴、棺材、猪圈、厕所,还如丧家犬般地被人赶来撵去。  相似文献   
53.
事件     
《中国人大》2009,(21):6-7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就“钓鱼执法”事件道歉,四川大学称本科毕业论文形式可多样化。  相似文献   
54.
龙宗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法学》编委会主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编委会委员)我提几个建议:一是关于编委会如何发挥作用。我想可以借鉴《中国法学》的做法,在我们国家检察官学院每年召开的“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或者其他专业会议上一并召开编委会会议,发挥编委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如果没有魏老的关心帮助.我现在肯定还在为筹措学费发愁.我一辈子感激他。”9月19日,电话里,四川大学大一新生白霞.提到魏澹老人帮自己圆梦大学的善举.语带哽咽。为了使白霞能顺利上大学,年近80的魏老.不仅默默从自己并不宽余的退休金里捐钱出来.还顶着酷暑,克服患有高血压的不适,往返几次到区教委争取免息助学贷款。像这样的事例,在魏老的行动中比比皆是。他16年如一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大爱无言。  相似文献   
56.
蒋承勇,男。1956年7月生于浙江义乌。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共十七大代表,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1982年获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上海师范大学世界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江南大学“太湖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科教学评估专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57.
常言道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今年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已经成立四十周年 ,她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了。回顾过去四十年 ,我们深感到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2 0世纪 60年代 ,战后的国际政治形势正酝酿着某些重大变化。根据 1963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指示 ,经原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和高教部批准 ,于 1964年成立了四川大学印度研究室 ,她就是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的前身。印度研究室成立后不久 ,就遇上了众所周知的“文化大革命” ,刚刚起步的研究工作全部停止了。直到 1971年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  相似文献   
58.
<正>2014年12月4-6日,由中国南亚学会和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南亚学会年会暨南亚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纪念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来自外交部、中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80多家单位的160多名代表和60多名列席代表参会。现将会议学术研讨内容综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59.
《远山的红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在王瑛故乡——四川引起了强烈反响,各方面好评如潮。该剧的戏剧性和现实性结合得非常好,艺术风格非常朴实、非常美。省社科院专家认为该剧是“现实主义金字塔的塔尖之作、主旋律作品的扛鼎之作”。四川大学的文艺学者评论:“《远山的红叶》跳出了传统英模人物的模式化、脸谱化,是一部有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60.
文玉 《中国减灾》2009,(8):56-56
“2009年中国.成都国际灾害风险大会”于7月13—1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由达沃斯世界风险论坛、哈尔滨工业大学、民盟中央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民政部国家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四川大学等联合发起。大会以“汶川地震:走向未来发展道路的审视与探索”为主题.以“能力建设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行动口号.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各国人民应对各种灾难取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