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160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220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10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强调,政协工作要为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多次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为新时代对外工作建言资政的水平。要进一步发挥政协人才荟萃、界别构成、公共外交资源等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广交深交海外朋友,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认同。  相似文献   
142.
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绝对、排他的国家主权原则。随着国际组织的发展,国家主权的绝对性、排他性特征已不存在,各主权国家都在自愿的基础上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给国际组织,以协调各国行为,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但有些国际组织在国家非自愿的情况下,为第三国设定义务,强迫实力较弱的国家签订对其不利的协议,要求不同意国际条约修正案的国家接受修正的内容,这对国家主权造成严重损害。中国应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继续推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积极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议程设定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3.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在毛泽东制定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逐步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于1971年10月得到恢复。毛泽东还亲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到197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13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西方对中国封锁禁运的局面开始被突破。这些都为后来中国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4.
随着国际组织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参与者 ,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得到了国际法的承认。国家在加入国际组织时往往对部分主权作出一定的让渡 ,但国家主权与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在根本上并不冲突 ,两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45.
王振民 《中国法律》2004,(6):20-23,84-89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从性质上看.既是一种政治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考察中央与特区的关系。应该从政治和法律两个角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6.
王莉 《亚非纵横》2002,(1):33-36
“9.11”事件后,在国际社会联合打击恐怖活动的压力下,各国分裂及极端主义势力有可能转而借助某些国际法规继续从事破坏国家主权的活动,其中最容易被利用的就是“民族自决权”。实际上,应赋予“民族自决权”主体以新的阐释,使其与“国家主权”的主体统一起来,从国际法的角度驳斥分裂分子的谬论。  相似文献   
147.
于世刚 《桂海论丛》2002,18(6):56-58
全球化进程给传统国家主权理论带来了全方位和深刻的冲击 ,对主权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挑战 ;但全球化加速下国家主权受到挑战甚至削弱这一基本事实不能成为否定主权国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理由 ;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 ,加强合作与交流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采取灵活、切实可行的方式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8.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权是国家利益的最高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诚代表,在民主革命时期,它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收回了被它们攫取的国家主权,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对内进行土改、反霸、镇反和民主改革,还政于民;对外进行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反对霸权主义,捍卫了国家主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同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坚决粉碎一切"挟洋自重"分裂祖国的图谋,为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9.
2001年12月,随着塔利班政权的垮台,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战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在国际社会为扫除了国际恐怖主义一大庇护所,为阿富汗人民结束战乱之苦而深感欣慰之时,伊朗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却对国际反恐怖主义行动的前景表示了忧虑。他同时对俨然以胜利者自居的  相似文献   
150.
“公投”一词近期以来多次出自于台湾当局某些政要之口。继2002年8月3日,陈水扁抛出海峡两岸“一边一国”的谬论,提出台湾前途、命运、现状要经过公民投票来选择后,9月8日,陈水扁在当局高层的“三芝会议”上再次叫嚣,要推动当局的“政府”改造工程以及“公民投票”的“立法”等。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