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05篇
中国政治   153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一、宏观背景和总体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由于地理位置、人口素质、资源禀赋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十分严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悬殊。欠发达地区人民在长期忍受经济贫困、文化贫困、生态贫困的同时,还必  相似文献   
62.
白书祥 《前沿》2004,3(1):72-75
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科学界定国民收入的科学内涵是科学界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科学内涵的理论前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辩证统一体 :初次分配是再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再分配是初次分配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63.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正确理解小康社会的内涵,对于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以为,只有放到历史、理论和实践的三维框架之中,才能深刻认识和清晰  相似文献   
64.
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平衡公式为基础,建立两大部类积累率的关系,以及国民收入与积累率的关系。然后以两大部类积累率的关系曲线为约束,以两大部类国民收入最大化为目标,从而把最优积累率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求解这一非线性极值问题,得到了两大部类的最优积累率。运用这一求解最优积累率问题的模型,可以用于现实经济系统的最优积累率的确定。  相似文献   
65.
《时代风采》2009,(17):14-15
一面是两位数增长的平均工资,一面却是居民10年来最低的收入感,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从更深层来讲,已经涉及到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66.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非市场因素的"灰色收入"问题扩大了收入差距;对政府公职人员而言,"灰色收入"更是腐败界限暧昧不明的"小夹袄"。  相似文献   
67.
资料     
《中州统战》2003,(5):24-25
各地实现小康时间表 不久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符合本地特点的小康时间表,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第一类:“率先实现现代化型”。北京、上海等地2002年人均GDP就已经达到了3000美元,天津2003年也要达到这个水平。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的发展也已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未来发展的任务,就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第二类:“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型”。陕西、四川、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建设小康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它们的目标是提前达到翻番水平。江西提出,到2005年,江西要实现人均GDP在中部诸省位次前移并力争进入前列,在此基础上,力争提前实现GDP比2000年翻番的目标,到2020年,使全  相似文献   
68.
69.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0.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西德等物质资本遭受巨大损失的战败国能一跃而起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