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07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各国政治   866篇
工人农民   362篇
世界政治   23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67篇
法律   9446篇
中国共产党   10594篇
中国政治   17931篇
政治理论   4587篇
综合类   7131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98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665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762篇
  2015年   1563篇
  2014年   4273篇
  2013年   3676篇
  2012年   4362篇
  2011年   4649篇
  2010年   4759篇
  2009年   4437篇
  2008年   4440篇
  2007年   3306篇
  2006年   3126篇
  2005年   2749篇
  2004年   2979篇
  2003年   2412篇
  2002年   2014篇
  2001年   1577篇
  2000年   1467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01.
农民工,是富于“中国特色”的一个特殊群体。然而长期以来,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在权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方面也缺乏足够的空间。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农民工进入权力机关的步伐都在加速。可以预见,农民工的“政治性崛起”,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社会转型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2.
目前阻碍我国犯罪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是犯罪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其中“唯书”、“唯上”还是“唯实”的矛盾未能解决,逻辑结构不严,数据不实,数据处理不当是主要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803.
诉讼机制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龙宗智(以下简称龙):首先需要明白的诉讼机制的特征,通俗地说,即诉讼是什么。关于这一点,法学家查比罗认为,诉讼是一种"三方组合",即发生冲突的两方要求第三方解决他们争执的活动。从这个角度讲,诉讼的基本结构就是一种"三角结构。"处于对立状态的原告、被告和居于其间、踞于其上的审判官构成诉讼结构的三个基本支点,三者互动而寻求争端的解决。具体而言,这种"三角结构"蕴含着这样几顶基本原则。一是当事人与审判官相分离,审判官不得同时兼为原告人或被告人,也不能卷入案件的利益之中,  相似文献   
804.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各国和欧盟均致力于通过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政策形塑人工智能技术,Post-ELSI为人工智能政策的评估提供对伦理、法律和社会因素更全面和细致分析的新思路。本文基于Post-ELSI理论框架,运用NVivo12 plus质性资料的数据分析工具对2016-2020年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发布的29份人工智能政策,从伦理(安全、隐私、责任等)、法律(确权、监管、算法等)、社会(公正、平等、治理等)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研究发现,在Post-ELSI框架下,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和欧盟的人工智能政策具有很大同质性,均将“技术精英”与“技术难民”、“人机协作”与“机器换人”、“对症下药”与“被人工智能评估的人”视为关切利益,但在伦理危机、负责任监管和社会福祉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与政策措施存在较大差异性。通过镜鉴国际经验,可以为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政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05.
国际组织正式制度和组织文化处于不断演变的进程中。对国际组织变革规律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结构、施动者、变革机制这三个问题的认识,围绕国家中心主义和国际组织中心主义两大路径,形成了诸多中层理论。在国家中心主义路径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制度竞争、委托—代理等理论将国家视为国际组织变革的关键施动者,认为不断变化的国家利益和国家间权力博弈可推动国际组织制度设计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分析了国家推动国际组织改革的策略选择问题。国际组织中心主义路径则将组织文化视为决定国际组织行为的结构性因素,重视国际官僚的施动性。理念流动、认知演化和官僚政治等国际组织内动力机制能推动组织文化变革。上述研究使人们对国际组织变革逻辑有了较全面认识:若想推动国际组织深度变革,就需整合来自国家、国际官僚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变革推力,并同时重视物质和观念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6.
近年来,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彼此通过议题联结、成员联系和功能互动形成了密切的国际制度重叠,包括以世卫组织为核心的联合国诸公共卫生制度、以盖茨基金会等为代表的非正式公共卫生制度、以二十国集团为代表的涉卫新型国际制度以及特朗普政府试图打造的美式国际公共卫生制度。制度重叠是国际公共卫生秩序的结构性特征,可能会约束与限制世卫组织治理有效性的发挥。全球公共卫生议题的复杂性、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政治化倾向和世卫组织的治理限度决定了协同治理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为此,国际社会需要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坚持公共卫生多边主义,警惕美国另起炉灶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冲击。同时,世卫组织发挥协同治理功能的制度化需求迫在眉睫。此外,新型国际公共卫生治理制度是推动多元制度协同治理的重要力量,将发挥愈加凸显的关键作用。作为国际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成员,中国的负责任国际承诺为国际公共卫生制度重叠提供了重要的协调路径,中国支持世卫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贸组织、金砖国家集团等多边制度框架内的协调配合和相互支撑,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807.
808.
李鸣 《中外法学》1990,(5):56-61
1990年6月20日,《中外法学》编辑部在北大勺园举行了"联合国国际法十年(1990—1999)"座谈会。外交部条约司孙林司长、刘振民和高燕平同志、我国著名的国际法学家王铁崖教授等应邀出席了座谈会。会议气氛热烈,与会者畅谈了"联合国国际法十年(1990—1999)"和国际法教育的有关问题。现将与会者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09.
<正> 一、日本宪法第31条规定了在刑事程序上保障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内容。日本已加入的《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也就刑事程序上的人权作出了规定。日本的刑事诉讼法,就是根据这些规定的宗旨而被制定的。然而,在日本这些规定的宗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还是有疑问的。最近,一个叫做"国际人权联盟"  相似文献   
810.
<正> 最近几年,人们对利用刑法保护环境问题的兴趣大大增强。包括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对这个问题都通过了新的刑法。"刑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列入了1979年9月在汉堡召开的国际刑法协会第十二次会议的议事日程。不久前,在波兰对这个问题还进行了预备性的口试。刑法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苏联宪法第十八条所规定的环境,是指经常影响人们、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