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8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5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139篇
中国政治   211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1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与日本的国家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无论是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还是从地缘文化来说,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都是紧密相关的,中日关系是两国最重要的对外双边关系之一,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影响并制约着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还影响着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32.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分析,我国和日本作为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大国,在地区和平与发展方面无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合作成为中日地缘关系的主流,这主要体现在安全方面的合作及能源领域的合作两个方面。同时,两国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展望未来,中日两国基于地缘关系的合作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提升两国之间关系的关键是:改变观念,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互动和对话。  相似文献   
133.
世界经济在经历前两年复苏乏力后,从2004年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尽管世界经济遭遇国际油价大幅飙升、美元大幅贬值、地缘政治安全形势和恐怖袭击的冲击,但是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回升或增长加速。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5%,比2003年的3.9%增加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4.
印度与以色列的战略合作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印度与以色列战略合作关系发展很快 ,并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此从历史与现实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指出两国以军事与安全为中心的战略合作全面深入发展主要受两国利益需求的推动 ,而印以关系的持续发展也对南亚、中东地区安全及国际关系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5.
高加索地区自古是欧亚交汇之处,也是拜占庭、波斯、阿拉伯、俄罗斯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之处。苏联解体后,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等主要大国围绕势力范围争夺、能源获取和北约东扩等问题,在高加索地区展开大博弈。但是,大国在高加索除了利益竞争外,还存在利益契合点,在地区反恐、欧洲安全、能源市场等领域,仍维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6.
全球能源供求体系决定着中美、中俄之间能源战略合作的基本走向.各种战略要素组合构成中美、中俄两种能源战略合作类型的框架和特点.中美能源合作具有全球性和互补性,其核心是防止能源主要产地和主要通道的各种安全威胁上升,同时也预防两国能源战略利益差异走向对抗.中俄能源合作则更具有地区性和互利性,其核心将是两国能源供求关系更加长期化、机制化,并推动东北亚和中亚两个地区的地缘政治一经济整合.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低碳经济升温,中、美、俄三国都开始进行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其能源战略合作出现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7.
柳丰华 《当代世界》2009,(12):41-43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在俄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俄美博弈的焦点先是东欧,在东欧沦为美欧的势力范围之后,又转向了独联体地区。俄美在东欧和独联体的地缘政治博弈是两极格局坍塌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关乎冷战后欧亚大陆上“地缘政治真空”的填补,  相似文献   
138.
科技全球化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和最终的决定性依据,一国在科技革命中的领导和前沿地位往往造就该国在当时国际体系中的领导和霸权地位。因此,在“地缘科技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外交”的概念,同时,在分析了发达国家科技外交的最新做法以及科技外交新态势的基础上,剖析我国科技外交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增强我国科技外交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9.
The China factor is arguably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anxieties of the past decade over energy and energy-induced geopolitical changes around the world. It is, however, highly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come up with a succinct summary of the discussions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40.
地缘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国际关系理论,本文试从这一新视角出发,分析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维护我国地缘经济安全将产生的积极意义.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前的双边经贸关系,而且还将改变东亚的政治经济格局,极大地促进和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是我国加强亚洲区域合作的一个重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