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7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6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171篇
政治理论   77篇
综合类   1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地缘政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经久的话题.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的对抗模式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一度沉寂的地缘政治思想又回到了国家战略思维的前沿.在一个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时代里,基于地缘的战略思考成为国家制定其大战略的关键.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本文试图对冷战后美俄关系进行再思考,从乌兰克大选的视角审视美俄间的地缘性冲突及双边关系未来的可能性走势.  相似文献   
952.
2006年以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连续爆发所谓签证、“间谍”风波,使原本就龃龉不断的双边关系更是雪上加霜。透过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以看到其中有格鲁吉亚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因素,主要是俄美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俄罗斯在“间谍”风波中的强烈反应表明,在同美国关于独联体主导权的争夺中,俄罗斯已经开始由原来的“软抗争”转向了“硬对抗”。这既是美俄双方战略利益冲突的反映,也表明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正在形成新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53.
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奇松 《外交评论》2010,27(5):113-122
在冷战背景下,北极经历了从军事侧翼到军事前沿,最后变成由美苏核武器系统支配的“军事战区”的演变。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北极从冷战对抗之地,变成和平、稳定之地。但是,全球变暖尤其是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导致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开采和利用变得便利,北冰洋航线开通也成为一种可能,北极地区又成为地缘政治的热点。北极国家和利益攸关方展开激烈博奔,“冷战”可能再次重现北极妯区.  相似文献   
954.
谢奕秋 《南风窗》2012,(4):13-13
去年9月国新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了六大国家核心利益,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955.
辜学武 《南风窗》2012,(23):22-24
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看,中共十八大新领导集体面临的当务之急应是尽一切努力延缓"战略机遇期"的终结,防止"战略摩擦期"的提前来临。  相似文献   
956.
杨晓萍 《当代世界》2012,(11):40-43
随着全球权力重心的东移,中印同时崛起是21世纪头二十年最重要的地缘战略事件之一。在中印作同时崛起的过程中,这种持续性的力量增长会对亚洲的地缘政治经济版图带来怎样的变化?中印两国在南亚、东南亚、中亚等亚洲次区域将呈现怎样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57.
与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强权崛起及其向全球殖民扩张相对应的是,陷于陈旧的封建制度和缺乏应对新挑战战略的满清王朝逐步走向衰弱,使向来处于东亚地缘政治焦点的台湾再度成为各主要殖民国家觊觎的对象。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胜出并殖民侵占我国领土台湾,  相似文献   
958.
随着气候地缘对世界格局变迁影响的不断增强,气候安全逐步成为霸权护持的新型塑造变量,即霸权国以气候威胁识别与安全保障为抓手,全面提升自身在全球低碳转型中的军事、经济、制度和话语霸权。经过二十余年的气候议题安全化进程,美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气候安全战略。拜登政府将应对气候危机全面嵌入内政外交之中,通过多种路径推进其气候安全战略,包括凝聚盟友气候危机共识并启动北约气候安全框架;增强军队气候韧性以推进全球气候地缘敏感地区的军事部署;强化美国在绿色技术联盟与清洁能源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提升自身在全球气候安全治理中的议题设置权与话语权;在“印太”框架下主导符合气候安全与人权规则的可持续基建标准等。但美国这种“国家安全至上”的全球气候安全拓展路径难以在国家安全目标和人类安全目标之间达成平衡,气候危机应对需要兼顾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发展—安全”理念基础上推进平衡、协调、包容的全球气候安全治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959.
Saul Bernard Cohen认为:心脏地带的边缘层现在可以被更准确地称为"欧亚大陆会聚区"。北约接纳乌克兰或格鲁吉亚将是一个重大的地缘政治错误。在对东欧、东南欧、外高加索、中亚和蒙古等地区的事务进程的影响上,莫斯科比外界力量更有战略优势。如果主要势力集团就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权展开竞争,尤其是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那这一地区将变成分裂地带,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部分。  相似文献   
960.
上海合作组织对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我国构建稳定的中亚地缘政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国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进程、与其他成员国合作建立区域安全体系,以及利用和开发中亚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