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6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171篇
政治理论   77篇
综合类   1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傅聪 《半月谈》2021,(2):88-90
印太地区覆盖从非洲东海岸到美国西海岸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数的六成左右,贸易额约占全球三成,作为世界地缘政治的战略要地,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各国加强在印太地区影响力的战略竞争也日益加剧。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最早提出印太战略,美国将“亚太再平衡战略”改为“印太战略”,东盟峰会亦通过《东盟印太展望》。  相似文献   
992.
993.
全球能源安全受到两个外部逻辑的制约:即基于地缘政治的权力逻辑,以及基于全球治理的建章立制逻辑。奥巴马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国内对于能源独立和革新的共识逐渐加深,能源型国家建设的经济基础出现积极变化。美国以能源利用方式的调整为中心,并在全球能源战略和地缘战略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力图实现全球能源大国和气候领袖的地位,主导全球能源气候治理进程。奥巴马政府各方面政策以及美国能源革新等,都给全球能源政治注入新的动力。由于中国和美国在全球经济、能源和外交中都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因此奥巴马能源型气候政策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改善关系是近年来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显著变化,它既是两国应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剧变的战略选择,也是两国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遏制伊朗势力的扩张,加强双边经贸联系和助推区域经济合作,是沙以两国改善关系的主要战略目标。沙特和以色列"结盟"将加剧中东两大阵营的对立,扩大阿拉伯国家间的裂痕,并使巴以问题的解决向着有利于以色列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5.
新时期,特朗普政府在中东奉行整体超脱、局部退缩战略,通过组建"中东战略联盟"、扩大军售提高盟友防务能力,以背后掌舵的方式维持在中东的存在和影响。俄罗斯抓住机遇,政治上以"阿斯塔纳进程"和"索契进程"为抓手,扩大在叙利亚的军事和外交影响力,构建俄罗斯—土耳其—伊朗"欧亚三角联盟";军事上通过扩大在叙利亚、埃及、苏丹、索马里、黎巴嫩的军事存在,打破美欧在中东事务上的垄断权,与美欧形成军事平衡;经济上通过与沙特、卡塔尔、阿曼、科威特等中东油气大国合作,构建新的石油与天然气供应联盟,扩大在中东的经济利益。展望未来一个时期,美俄在中东地区战略博弈将呈现"俄进美退"的特征,域外大国在中东的经济影响力呈现"亚洲进、欧洲退"的局面,地区大国自主意识增强,中东地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明显。  相似文献   
996.
朝鲜半岛对中国国家安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此,人们惯以"唇亡齿寒""唇齿相依"等词来形容这一特殊的地缘关系。历史证明,朝鲜半岛局势的任何变化,均会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直接或是间接的重要影响。朝鲜半岛的地缘形势变化,关涉多重中国核心利益的维护、实现和扩展。对中国而言,在"大周边"战略的基本框架之下,加快制定和实施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可持续性的朝鲜半岛战略,与朝鲜半岛国家开展更加灵活、务实和全面的合作关系,对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更好地保持周边环境的整体和平稳定,进一步把握战略机遇期,努力实现国家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7.
In China's diplomacy, the term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CEE countries) refers to a geographic area. It alsocontains multi-dimensional political concepts of ideology and geopolitics. During the Cold-War era, CEE countries included all socialist countries in Europe other than the Soviet Union.  相似文献   
99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是仿效苏联模式的,尤其是在中共政权和国民政府并存的时期,中国与苏联的交往关系中也不难看出苏联对华战略。文章主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和地缘政治环境来提出思考,来猜想中苏走向和外蒙古独立问题上的大国政治思维。  相似文献   
999.
"轴心时代"中西文明的发生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缘环境相关,也因各自自然地缘特征而形成相应的超越取向相关;经比较分析可认为西方文明的超越取向是外在的,而中国文明的超越取向是内在的,以"外在超越"为其特征的西方文明历史化路径遵循"创生-化生"逻辑,并以追求"排他式共生"为最终目的,而以"内在超越"为其特征的中国文明之历史化路径则遵循"化生-创生"逻辑,其共生理想是包容性的。两相比较,可认为由传统地缘政治学逻辑所支配的西方文明"排他式共生"实质上是对不同文明交往之道的偏离,而以"包容式共生"为其特征的中国文明因其"地缘文明学"取向而倡导"共生主体性",其历史化进程之继续展开也终将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合作共生。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