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周应恒 《群众》2014,(4):21-21
<正>尽管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仍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放在了首要位置,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要最先考量的问题。那么,粮食安全"紧箍咒"为什么还要念?事实上,粮食连年增产的背后,仍隐藏着我国粮食安全的诸多隐患。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可以用"供需紧平衡,结构性短缺"来概括。虽然粮食实现了"十连增",但  相似文献   
12.
郭文婧 《农村青年》2011,(10):53-54
有报道说,我国产粮大省黑龙江、吉林等地调查发现,化肥的施用对近年来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让部分农民患上“化肥依赖症”,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相似文献   
13.
14.
笔者采取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大豆、玉米、小麦和水稻4种作物为例,以20个拉美国家为重点,对拉美地区2012~2030年的粮食增产前景进行了预测:2012~2020年粮食产量预计可增加9000万吨左右,种植面积将增加1760万公顷;2020~2030年,粮食产量预计可增加7000万吨,种植面积将增加约1300万公顷。增产前景分为外向和内需两种类型。中拉农业合作的重点是旱作农业、中小型机械化以及运输业和仓储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臣 《奋斗》2011,(2):8-8
近年来,富锦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抢抓省政府农机合作项目建设的机遇,探索了农民领办、社社联办、民企共办等多种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经营方式。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以来,在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增产、平衡粮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人口广泛流动,土地的实际耕作者发生较大变化,而粮食直补仍由原土地承包人按照所承包土地面积领取,真正的种粮户、售粮户未能得到应有的实  相似文献   
17.
<正>5月份以来,农二师三十六团掀起了以"比质量、比进度"为主题的定苗劳动竞赛活动,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大田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4—2012年中国粮食增产时期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框架,发现农业机械的采用以及耕地的集约化利用正成为新时期粮食增产的主要驱动因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化肥投入以及财政支持等传统因素的作用正在衰弱。进一步测度了各省区的粮食增产潜力变动趋势,发现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呈现稳步强健的上升趋势。各品种如稻谷、小麦和玉米等的情况与此类似,只不过稻谷的增产潜力提升较慢,而小麦和玉米相对较快。由于粮食增产时期中国的增产潜力一直是处于上升态势,因此中国的粮食增产是可持续性的。另外,在我们的考察期内各省区粮食增产效率提升不明显,且稻谷和小麦两个品种增产效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粮食生产"七连增"和农民增收"七连快"基础上,如何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如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3月上旬,记者深入山东省聊城市乡村,选择了粮农、菜农、养殖户、农民工等"四个农户",进行了样本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纵横》2000,(6):39-39
1989年6月,一项推动中国农业迈向新台阶的科学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权。这项神奇的发明可使粮食作物增产10%、经济作物增产20%、瓜果蔬菜增产35%以上。假如我们将它喷施到人工草场上,畜草会大面积增产;喷施到森林里,树木会加快更新复壮。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使粮食产量增加,还将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这一切都源自于叶面宝和它的发明人李丽明。 1970年,李丽明开始研制这种新型植物调节剂。她抛弃了当时国际通用的“筛选法”,另辟蹊径,采用“目标设计法” 进行实验。根据中国地域广大、作物品种众多的特点,李丽明构思着一种多效、广谱、无毒、低廉的生长调节剂。从1973年开始,经过3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她终于在1982年拿出了成熟的化学方案。 1983年,早春时节,她将进口的“纳罗德”,仿“纳罗德”和她自己研制的新型植物生产调节剂“八三一三” 一起寄往广西灵山县农业技术站。姗姗而至的12月,李丽明收到了灵山县土肥站站长的实验报告,报告中附了增产名次表:“八三一三” 第一名,增产22.4%,“纳罗德”第二名,增产18.4%,仿“纳罗德”第三名,增产7%。 成功了,“八三一三”一鸣惊人。 1985年4月,李丽明为叶面宝申请国家专利,并将其推向市场。随着它神奇效力的传播,叶面宝飞出了广西,飞向全国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