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46篇
中国共产党   257篇
中国政治   353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义平 《人民论坛》2012,(21):38-39
尽管适当地减速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社会的共识,但实践中似乎又慢不下来。原因在于我们体制的"体质"是速度型的障碍十速度型思维惯性24.5%的受调查者选择"速度型思维惯性",该项得票率列科学发展十大障碍第十位表现:过去的发展模式、发展观念,都已经成为党员干部理所当然的习惯和传统。有些领导干部不是不了解科学发展观,但总是不自觉地回到了原来那条老路上去。症结:部分干部习惯于用僵化的思想应对生动的社会实践,用陈旧的思路应付上级指示,甚  相似文献   
92.
《政协天地》2013,(6):53-53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中国经济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阶段,在未来10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仍然可期。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将和出口转好因素共同推动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增速达到10%左右。城镇化对中国经济来说并非“强心剂”,而是长达十年的长远规划。新型城镇化有两个政策要点,一是在硬件建设方面,即通过扩大投资,集中建设城市群;二是在软件建设上,通过扩大消费,解决3亿农民家庭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93.
章继刚 《团结》2013,(2):58-60
如果说房屋、汽车代表物质消费时代,网购代表电商时代,如今,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创新产业产值增长速度超过了金融业和房地产,代表人类直接进入“创意商”时代。  相似文献   
94.
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社会就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三重挑战。增长速度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因为没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诸如失业之类的重要社会问题将无法解决。只有保持着一定速度的持续、稳定的增长,中国的就业压力才能减轻,并最终得到解决,人均收入水平才能持续提高,消费支出才能稳定上升,并有效解决需求约束和保持生态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图表     
<正>2013年与2014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变化(前10项)2013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9560亿元,2014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4880亿元。示意图: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数据解读经济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6.
宗禾 《今日浙江》2014,(9):14-16
正近年来,浙江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摒弃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路径,淘汰落后产能,拒绝粗放发展。腾出资源要素和发展空间,让位于集约式发展。"不能再唯GDP、单纯追求速度"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要一个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速度企业从175家减少到16家,产值从  相似文献   
97.
2008年以来.上海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2008年1—6月,上海市GDP增长速度16年来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11月,上海市财政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98.
崔丽 《台声》2004,(3):36-37
为何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怎样确保在经济减速的同时就业提速解决“三农”问题推出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9.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代发展模式向第二代转换,即"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这既是世界经济发展客观走向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必然归宿.从执政党的视角看,标志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理性揭示,是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理性化和执政水平登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0.
奥运会结束之后,社会关注的焦点重新转到对我国经济走势的观察上。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大家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乐观者有之,悲观者亦有之。今年3月份,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会上说: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事实表明,困难不仅在于南方冰雪灾、汶川大地震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的连续发生,而且在于经济内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加剧,外部经济环境渐趋恶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理由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