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94篇
中国共产党   267篇
中国政治   332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自尊     
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如果人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恐怕难以受到旁人的尊重。但是,最近看到两位大师的轶闻,方知道,尊重别人,特别是尊重你的属下和学生,才是真正的尊重自我,或者说,你的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2.
黄薇 《学习导报》2014,(6):40-41
1994年,钱锺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因病住院,与钱锺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80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  相似文献   
133.
莫敖 《廉政瞭望》2009,(11):61-61
前段时间,“大师”文怀沙的年龄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许多人认为文“大师”虚报年龄是为了便于给早年经历再加上一个耀眼光环。  相似文献   
134.
中国脊梁     
《新湘评论》2012,(24):63-63
他不是“国学大师”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他不是“学界泰斗”,却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他不是“国宝”却备受尊崇、无人比肩。生前,他在《病榻杂记》中著文力辞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35.
希洛 《新民周刊》2012,(44):89-89
为庆祝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建馆十周年,上海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十年回顾展、首届当代首饰艺术邀请展日前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十年回顾展汇集了11位国家级大师、29位市级大师以及工艺美术行业工作者十年来创作的近百件精品佳作。此外,作为建馆十周年系列展览之一的刘忠荣大师玉雕精品个展将于本月17日开幕。本次系列展  相似文献   
136.
郭凤英 《民主》2012,(1):27-29
世界公认的三大制琴大师。是意大利克雷蒙纳的三大家族,即阿玛蒂(Amati)、斯特拉第瓦里(Stradivari)、瓜奈里(Guarneri)。十六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所有演奏家所使用的名琴,大都出自这三位大师家族,而斯特拉第瓦里堪称世界名琴之父。“瓜奈里”琴、“斯特拉第瓦里”琴、“阿玛蒂”琴成为提琴世界的巅峰之作。而中国,自古没有自己的提琴。  相似文献   
137.
周琼 《人民公安》2009,(14):8-8
7月11日的中关村大街并无异样。这条中国顶尖文化机构密布的街道上,行走的人们大多面庞年轻.他们的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人望过去很容易心情愉快。直到迈入国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8.
马一浮(1883—1967年),幼名福田,更名浮,字一浮,又字一佛。绍兴长塘(今属上虞)人。现代著名国学大师、理学大师。他的母亲在临去世前日,为考孩子学业,指庭前菊花命作五律一首。11岁的马一浮应声而就,日:“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处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其母听后道:“儿将来不患无文,但诗乏烟火味,则少福泽耳。”一茸小诗让母亲看到了命运的玄机。“少福泽”成了马一浮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39.
闻午 《政协天地》2013,(8):64-64,F0003
本期推荐张木芳,男,1966年出生,建瓯市川石人,第三届南平市政协委员,第九、十、十一届建瓯市政协委员。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建瓯市根艺协会执行会长,建瓯市老根世家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创作的根雕作品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省市级大型工艺美术博览会评比金奖数十次。  相似文献   
140.
王瑞军 《当代贵州》2011,(31):64-64
在我的书房里,悬挂看一幅书法作品:“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问词话》中的一段论述,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的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