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79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各国政治   341篇
工人农民   199篇
世界政治   7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0篇
法律   3597篇
中国共产党   5446篇
中国政治   7709篇
政治理论   3558篇
综合类   4749篇
  2024年   365篇
  2023年   1544篇
  2022年   1115篇
  2021年   1645篇
  2020年   2308篇
  2019年   937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695篇
  2016年   924篇
  2015年   1687篇
  2014年   3201篇
  2013年   1557篇
  2012年   1568篇
  2011年   1489篇
  2010年   1247篇
  2009年   1102篇
  2008年   1174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张云飞 《前线》2016,(3):12-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布局,从空间维度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方略,为我国形成均衡、节约、低碳、清洁、循环、安全的生态文明空间格局指明了方向。国土是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942.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综合性解决路径,清洁能源利用在各国的迅速崛起推进了国际社会对于全球能源秩序变革以及全球清洁能源善治提出新的诉求。在发展实践中,全球清洁能源治理日益呈现出一种基于多元主体参与且呈网络性拓展互动模式的跨国主义范式。本文基于对三种全球治理范式的理论探讨,深入分析了全球清洁能源治理的多元网络化路径及其特点。全球气候能源战略格局转型、国家间互动中清洁能源的"去地缘化"属性以及私营部门的兴起从不同层面推动了治理的多元网络化进程。但这一进程也受到多元治理格局碎片化、体系中的"南北分割"以及"治理的再地缘化"等现实挑战的阻碍。在此研究基础上,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清洁能源治理提供前瞻性的建议,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气候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943.
政府在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及其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定位是比较清晰的,即一方面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和鼓励其他主体的积极参与,所指向的目标则是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三者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结合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所面临的主要形势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主体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社会治理理念更新与转变不到位、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控制社会风险的能力不足,以及与其他主体之间有效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等。  相似文献   
944.
《新东方》2017,(4)
作为一种进程和活动的"善治",其根基在于培育作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治理意识。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现代治理意识的核心要义。在善治的理论框架下研究现代治理意识的发育模式,可以进一步探究我国现代治理意识形成的基础机制、历史脉络、现实制约及其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945.
韩瑞波  叶娟丽 《求实》2017,(10):74-86
全球治理已成为当前国内学界的热点议题之一,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基于文献计量学及其可视化方法对样本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可更为立体地观察和理解全球治理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和认知谱系。在研究现状方面,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所展示的信息反映了研究议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认知谱系方面,从非理性预设到理性探究,从关注域外研究到本土化聚焦,从理论或概念争执到强调实践意义,这一研究趋势呈现出国内全球治理研究的认知嬗变样态。这种认知嬗变背后的深层机理,应从社会科学研究对现实政治的回应及其范式转换以及治理实践的多层次互动成为全球治理研究认知嬗变的强劲动力这两个层面加以理解。此外,缺乏系统性且实践意义不足是当前全球治理研究的主要缺陷,未来的全球治理研究应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突破。  相似文献   
946.
冯玉军 《前线》2016,(6):48-50
正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亟须建设能够适应新挑战新常态新环境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别是法律智库。充分发挥法律智库的作用,使之成为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研究者、服务者、培育者,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947.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疫情,都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谣言。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借助各类新媒体产生"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主要包括干扰疫情防控的有序开展、加剧人民群众的恐慌心理、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等。由此,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次重要考验。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形成的诱因,涉及社会心理、网络技术、经济利益等诸多因素。文章从制度、技术和文化视域,提出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治理途径,包括制度治理:完善疫情信息发布制度,推广网络实名制;技术治理:发展网络谣言筛查技术,推进大数据治理战略;文化治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948.
肖龙  马超峰 《求实》2020,(3):69-83,M0005,M0006
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在探讨村级集体经济问题时较多地聚焦于其功能和目的、历史与现实、发展原则和要求,而较少关注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不同村庄所呈现出的异质性特征。基于"项目嵌入-公众参与"的二维分析框架和浙北J市S镇的田野调查发现: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现了由依赖纵向国家项目嵌入向组织和激活横向社会网络转变的新趋势,其发展形式呈现出政社耦合型、社会嵌入型、政治嵌入型和双重脱嵌型四种理论类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类型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其在村庄治理实践中发挥的分配、互惠、悬浮、兜底保障等不同功能,以及国家治理机制上的分殊。此外,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类型的村庄面临着不尽相同的内外限制性条件。  相似文献   
949.
2019年,黔东南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五个专项治理",加快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采取目标考核奖惩挂钩、逐县督战督导、推动抱团脱贫、严肃追责问责、选优配强干部等措施,有效推动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预计实现减贫23.51万人,贫困发生率将下降到1.19%,丹寨等6县成功脱贫出列,黄平等7县通过省审查,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50.
马迅 《理论导刊》2020,(5):16-23
党内法规的实施效果是由党内法规制定颁布后的实际运行状态所决定的。党内法规运行不畅集中表现为实施虚置、象征性执行和扭曲性执行三种典型样态。影响党内法规有序运行的因素主要包括体系本身、执规主体、监督过程和制度环境四个方面。若要实现党内法规的有序运行,必须建构内外兼备的运行保障机制。内部保障机制从制度体系内部着手,以监督问责机制建设为中心,确保党内法规监督问责的严密性,围绕人才培养和领导垂范两个基本点,提升党内法规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增强党员干部带头守规的示范效应。外部保障机制从价值观念、社会公开和教育策略三个维度展开,实现由工具主义价值观到规范主义价值观的嬗变、由保守封闭到公开透明的转型、由更多依赖外在灌输到更多注重内心信服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