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冯昭奎 《同舟共进》2014,(12):29-30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推进我国军事创新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要登高望远、见微知著,看到世界军事领域发展变化走向,看到世界新军事革命重大影响,形成科学的认识和判断,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要"以信息化为核心,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作战思想、作战力量、组织体制、军事管理创新为基本内容,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42.
词曲     
《时事资料手册》2009,(2):102-103
太空垃圾 即空间碎片,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产物,包括完成任务的火箭箭体和卫星本体、火箭的喷射物、执行航天任务过程中的抛弃物、空间物体间碰撞产生的碎块等,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243.
尹怀勤 《党课》2009,(5):91-94
2月11日,美俄卫星相撞后,引起了全世界对太空碎片的密切关注。有关报道大量涌现,令人目不暇接。其实,这既是一个老话新提的问题,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人们的关心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244.
冷战后,美国将空间技术与核技术、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极力打造新的"三位一体"战略威慑体系,利用太空的信息优势发挥军事信息支援的威慑功效,进而发展太空打击威慑系统。从根本上说,美国战略威慑体系的演进旨在谋求绝对安全,维护世界霸权,然而其加速推进太空威慑体系建设,反而降低了全球的战略稳定性:反卫星武器会引起潜在对手的恐慌,降低首攻稳定性;导弹防御系统使他国感到威胁,引起太空军备竞赛;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则极大地降低了太空的危机稳定性。为此,维护战略威慑中的太空、反导和核武系统的互动稳定,促进太空军备控制的安全战略沟通,加强太空复合相互依存中的多元领导与有效协调,既事关太空和平与国际安全,也是大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45.
田野 《农村青年》2013,(8):19-21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王亚平与其他两位战友一起驾乘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然而,从农家女到中国“神女”、“太空教师”,母亲给了王亚平太多的关爱和付出。面对记者,王亚平说:“我要感谢母亲。因为,母亲给了我成长的力量,给了我‘上天’的阶梯!”  相似文献   
246.
尹怀勤 《党课》2010,(5):93-95
2009年8月17日,美国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在彗星尘埃样品中发现了组成蛋白质最基本的物质氨基酸,从而为地球生命源自太空说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也是人类利用航天器在太空探索上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47.
AT the annual sess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China’s top legislative meeting held in March, it was agreed that the defense budget in 2012 would be increased by 11.2 percent. With the growth rate remaining in double digits for the second consecutive year, this decision has attracted much international comment. Some people in the media believe that this could lead to an arms race in Asia, as nearby countries see China as an increasing military threat.  相似文献   
248.
6月11日至26日,在距地3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成功运行15天,行程984万公里,搭乘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期间,航天员开展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等科研活动。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习近平同志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相似文献   
249.
《人民政坛》2013,(7):47-47
浩渺苍穹,广瀚瀛寰,神舟十号划破天际直冲云霄!中国人用智慧和力量叩开了问鼎宇宙的天窗。茫茫天宇,漫漫天路,福矛功能菌搭载神舟三度飞天,福矛人用科技和创新闯出了太空育种的天路。——题记北京时间6月11日17点38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举世瞩目的航天盛事令国人心潮澎湃、倍感振奋。这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  相似文献   
250.
本文从2010年4月奥巴马在"21世纪太空探索"会议上的讲话、同年6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太空政策》及2011年1月出台的《国家安全太空战略》三份文件出发,结合美国太空政策实践,对奥巴马太空"新政"进行了深入剖析。作者认为,与小布什单边主义进攻性太空政策不同,奥巴马政府追求一种更加现实、更加"平衡"的太空政策。不过,奥巴马太空"新政"虽然在方式、语气上不那么好战,但确保美国太空优势和领导地位的内核并无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