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31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当代女性主义研究具有全球化、多元化、混杂性、包容性、学科化特征。研究内容包括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女性主义与文学、女性主义与环境、女性主义与科学、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等。而且当代女性主义研究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方向,包括对女性角色对立多元化的研究、对女性身份定位复杂性的研究、对女性地位处境变幻性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382.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生态运动与女性主义运动的共同目标是推翻二元统治的逻辑框架,以此建立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的新型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情境伦理(contextualist ethic),认为个人的伦理叙述和实践都是处于不同的历史环境的。生态女性主义对关系伦理的强调,使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首先认清自身作为关系中的个体或共同体而存在,从而使人与自然关系有一个更为和谐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学术聚焦于环境伦理学。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认为,对女性、其他受支配的人群、动物和自然的概念化和待遇之间的联系,需要一种女性主义的伦理分析和回应。最低限度上,生态女性主义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是发展不偏向于男性的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理论与实践并在前女性主义存在中提供一种导向去实行。但生态女性主义与其他环境环境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又存在显著不同,除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还研究性别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成长于对女性的支配和自然的支配之间的联系和理论化。作为一种关爱伦理,生态女性主义重新将环境伦理学的焦点聚焦于自然可能的意义、道德上的说法、人与与他者联系的观点(人与非人类自然),塑造人类、自然以及人类对非人类自然环境的义务的基础。生态女性主义伦理以反对二元统治逻辑概念框架的批判为基础,将所有具有父权统治逻辑概念框架的不平等现象均纳入其探讨的视野。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将女性主义与环境保护主义相结合,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在当代环境伦理学中展示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383.
主要通过女性主义的眼光审视传统家庭治疗流派的理念,反映当前家庭治疗中存在的对女性经验的忽视等不足,探索治疗实践中治疗目标、治疗关系和使用的技术等方面所需要做出的改变,同时简要分析这一现状中家庭治疗师的责任和治疗理念变化的趋向。从家庭治疗自身演变发展的角度,展望未来家庭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84.
言情小说在文化市场上一直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通俗作品,网络的出现更是推动了言情小说的发展.而都市网络言情小说是近几年来最为流行的类型之一,也更好地反映现代女性的新形象.女性创作者的大量出现也使得都市网络言情开始表达女性的主体意识、塑造女性的新形象、突破女性神话的束缚.女性主义借助小说的平台开始反映.但是现阶段女性主义在小说中的表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的摆脱男权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是女性主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5.
本文从作为反本质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两个身份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资本主义的终结———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女性主义批判》一书作者J·K·吉布森—格雷汉姆的观点做出分析,目的在于让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能够注意这本在角度和方法上都很独特的书  相似文献   
386.
多元化的视角组合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世界政治的全部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将以女性主义为代表的边缘化理论整合到国际关系的理论体系中去。女性主义理论以其自身独特的整合模式显示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移情合作"的现实可能性。它启示了女性主义和国际关系主流理论之间通过平等、建设性的商谈寻求认同与合作,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实现容忍差异的理论整合,共同构建更具包容和更加开放的国际关系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387.
王建成 《青年论坛》2004,(2):138-141
中国传统文学中正面男主人公大都是“无性化”的英雄。毋庸置疑,传统文学中的男英雄患了“青春期阉割症”。他们清心寡欲,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成为地地道道的“不谈爱情”的性盲。新时期(1979年后)女性主义文学高扬女权旗帜,以决绝的反传统姿态,为争取女性话语,打破男权传统的樊篱,开启了对“英雄”的“性启蒙”。  相似文献   
388.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差异的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差异的历史原因,其中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二元对立与阴阳调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的差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化落差的影响)。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背景是其产生差异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389.
冀艳 《前沿》2007,(12):239-241
纵观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和当代遭遇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女性文学创作的困境。在商业文化的蛊惑下,文学创作使"身体写作"走向了低级趣味;一些女性作家们把视野集中在女人的天地中,沉溺于女人的世界里。因此女性文学应该摆脱商业文化的蛊惑,使身体写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两性和谐的眼光看待男性,关注农村女性,关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390.
西方主流心理学植根于经验实证主义传统,认为科学是客观的和价值中立的。这种观点与女性主义理论格格不入。女性主义心理学试图调和女性主义理论与传统心理科学观之间的冲突,在其研究历程中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一是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遵循实证主义研究传统,重新改造主流的心理科学,以服务于女性主义目标;二是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从女性立场出发,创建一个全新的,“以女性为中心”的心理科学来代替传统的心理科学;三是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采用解构的方法,重新解读主流心理学中的关于女性的所谓“科学的”知识,揭示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