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1 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 钟某,女,8岁。某年10月8日,因“发烧”被送医院诊治,1h后死亡。随即送殡仪馆,  相似文献   
22.
孔利明说他最爱看的一本书是《水浒》.因为他欣赏书中所描写的好汉。在众人的眼中.他的直爽、他的个性可以算得上第109条好汉了.大家给了他一个称号——“孔发明”。  相似文献   
23.
视野     
“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江西滕王阁景区,完整背诵《滕王阁序》全文获免费门票的活动已开展近10年,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挑战。背诵经典免门票,这份福利创意满满,也颇具深意。这几年,包括岳阳楼、曲阜三孔在内的多个景区都开展过类似活动,景区让利吸引游客,游客重温传统文化,实为一种多赢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24.
杨晶 《探索》2012,(2):155-158,189
张一兵先生认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在1908年同波格丹诺夫的思想交锋中没有真正意识到波格丹诺夫唯心主义话语中的历史现象学即经济拜物教思想。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不但在党性原则上纠正了波格丹诺夫对"物"的超越论式的唯心主义理解,而且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纠正了波格丹诺夫对经济拜物教的误解。追本溯源地看,列宁早在1894年写作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一方面指认了作为历史现象学理论基础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从阶级意识的角度清晰地阐述了历史认识论和历史现象学。  相似文献   
25.
王颂 《学习月刊》2013,(18):8-10
无产阶级文化是列宁文化思想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概念最含糊、争议最多的内容。对于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俄共和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进行过论战.在党内布哈林、托洛斯基等人的理解也和列宁有较大区别。至于对无产阶级文化的态度.列宁本人前后观点似乎也不尽一致.列宁在之前批判民族文化自治时认为存在无产阶级文化.而批判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时反对无产阶级文化的提法。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6.
张国成 《当代广西》2014,(20):47-47
正1951年初,朝鲜某战场,为了配合志愿军的军事进攻计划,18岁的广西小伙子杜忠良所在的工兵连奉命完成某条路的修筑工作。为了挖土填平沟壑,工兵连需要对满是黄土的山丘进行爆破,杜忠良就负责爆破孔的挖掘工作。一次,杜忠良刚刚挖了一个数米长的爆破孔,附近的一次爆破就起爆了,巨大的震动把没来得及撤出的杜忠良严严实实地埋在了里面。战友们急忙用铁锹挖,用手刨,把不省人事的杜忠良挖了出来,送去师部医院。整整三天后,杜忠良才从昏迷中醒来,在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才康复出院。杜忠良因此荣立个人三等功。63年之后,在桂林市临桂县五通镇大  相似文献   
27.
陆峰 《法制与经济》2008,(20):128-129
人工挖空桩施工法在全国很多工程都在应用,各施各法。本文将自已在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的一些实践经验与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28.
辛亥革命后,在中国的封建知识分子以成立孔教会的方式将儒学改造成为"宗教"的同时,孔教会也在东南亚多个国家诞生。因之,在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侨社会中发生了一场持续数十年之久的思想—宗教磨合运动。本文认为,这场运动后来逐渐与"儒学宗教化"的宗旨脱轨,成为一场儒学在华侨社会中"当地化"的"普及"运动。本文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的孔教会为案例对上述现象做了分析,认为各国孔教会的发展路向不同,新加坡孔教会是走向学院化,马六甲孔教会是从民俗化走向学院化,印尼孔教会则表现为宗教化。本文也对今天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了认识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9.
邱丹丹 《世纪桥》2014,(10):48-49
从"尊孔保教"到"尊孔不必保教"的变化,是梁启超尝试对康有为学术思想突破的表现,而梁氏学术思想的独立也为其日后政治思想不断发生变化的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梁启超对孔子文化的态度从"保"到"不必保"的变化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尊孔不必保教"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由此而反映出1900年后梁启超在政治思想上发生改变的学术踪迹。  相似文献   
30.
邱丹丹 《世纪桥》2014,(12):75-76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戊戌维新变法的主要领袖,"尊孔保教"是其二人用以对抗旧派的思想武器。但与梁有为对"尊孔保教"的从一而终不同,梁启超在对待孔子的观念上,经历了从"尊孔保教"到"尊孔不必保教"的变化。本文从梁启超对康有为的学术师承和对其的学术突破两个角度,讨论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孔子观,以便更好地理解梁氏政治思想的学术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