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100篇
中国政治   121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进入十九世纪,西方译介《孟子》的主体从耶稣会士转移到了新教传教士身上.他们的译介活动,既有跟耶稣会士一脉相承的地方,亦有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新特点.本文以新教传教士柯大卫、理雅各、花之安等人为例,考察十九世纪《孟子》在西方的译介与接受情况.本文将重点放在宗教思想史的考察方面,研究并“解码”西人的接受语境、问题意识,以及视域融合的具体表现,并尝试做出自己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372.
自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对朱熹理学作出批评,就一直有来自各方的反驳,胡适、容肇祖对此作了叙述,但是还遗漏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学者。清中期潍县的韩梦周最早开始从理论上对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一些观点进行批评,并为唐鉴《国朝学案小识》述戴震学术所采纳。后来,临川的纪大奎撰《答友人论戴氏〈孟子字义疏证〉》,就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对朱熹的批评作了全面的反驳,不仅篇幅大,而且涉及诸多方面,无论就广度上还是就深度上,都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人,其中不少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3.
影响     
乔健 《工会博览》2013,(23):1-1
影响这个词,拆开了说,就是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一个人用自己的思想、言行对别人的思想、言行发生作用,就应该被称之为影响.我们中国人对影响二字历来十分重视.比如孟母三迁,为的什么?为的就是怕孟子受到不良影响.他们从墓地附近搬到街市,又从街市搬到邻近学校的地方,直到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孟母才觉得满意.  相似文献   
374.
侯会 《法制博览》2011,(14):70-71
有个朋友曾跟我辩论说:“孟子这家伙最虚伪!譬如‘君子远庖厨’,这不是典型的虚伪吗?你吃肉不吃啊?一边吃肉一边说‘不忍’,这就是虚伪!中国人都是孔孟带坏的!”  相似文献   
375.
李欣远  周涛 《传承》2008,(16):62-63
孟子为代表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永恒思想主题。孟子的"制民之产"、"取于民有制"、"取物于时"、"以羡补不足"等思想是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我国当前让老百姓拥有财产性收入,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和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我国正处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从经济伦理维度审视孟子民本思想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6.
孟子宣扬自己的正义观,以图重塑人们的正义感,以救天下之危乱。他拒邪说、辟杨墨、正人心,在继承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仁义并举,凸现"义"范畴的内在的道德价值以及外在的政治价值,同时提出相应的正义原则。孟子的正义思想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77.
内在超越是指人通过把握自己完善的本性而把握对象世界的本性,并扩充、外显、推广这种本性,以期在现实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超越特征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而孟子心性论思想的提出更是使这一特征明朗起来。孟子的心性论是儒学心性论主流,它非常明显地影响了中国佛教诸宗的心性本体论,更是之后的宋明理学形成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因素。研究孟子的内在超越特征及其影响,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8.
共圆中国梦     
袁梦 《两岸关系》2014,(8):56-56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生活在同样大环境下的人们的梦想必有其共性。"中国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对中国人自己梦想的高度归纳和总结。"中国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集体意志,首见于2012年11月29日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