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4篇
法律   135篇
中国共产党   236篇
中国政治   253篇
政治理论   95篇
综合类   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冯峰 《当代贵州》2013,(18):57-57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了进行旧区改造,各地不同程度地进行房屋"拆迁"。在学术界,也有这样一种类似的现象,称为"科研拆迁"。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取得立项、获得更多资助,一些科研工作人员脱离研究第一线,不惜放弃以前的研究积累,转而投入到一个陌  相似文献   
182.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开山鼻祖,"道承孔孟,学启程朱"。他在永州任职期间作《拙赋》,其中写道:"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意思是说,巧者光说空话,玩弄心计,故劳心而不祥;拙者则默默做事,以德服人,故心安且有福。如果天下皆"拙",将能实现官清吏正、政通人和的政治理想。显然,这个"拙",指的是不巧言令色以欺上瞒下,不挖空心思去投机钻营,而是  相似文献   
183.
李文阁在第5期的《求是》上撰文指出:改进文风,不光要解决怎么写、怎么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写什么、说什么的问题。大家关心的事不说,大家不感兴趣的事翻来覆去地说;人们议论、争论的问题不讲,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讲起来没完,自然不会受欢迎,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现在,  相似文献   
184.
李珊  谭明 《世纪桥》2001,(1):4-5
纵观第三党的历史,它在政治上与中共曾经历了由排斥、攻击到合作的历史发展过程,然而由于种  相似文献   
185.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此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却历尽波折。国际代表马林和张国焘对合作的具体形式就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本文将就此争论的经过、内容及原因作些浅层的探讨。   [1]西湖会议期间,马林与张国焘发生首次争论。   1922年 8月 29— 30日,中共中央西湖特别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陈独秀、李大钊、马林、蔡和森、张国焘、张太雷和高君宇 7人,这次为时两天的会议,专门讨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对这一问题,马林是有顾虑的。在 1922年 4月,他曾同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独秀…  相似文献   
186.
中共“一大”闭幕日期中共“一大”于 192 1年 7月 2 3日在上海开幕。“一大”是何时闭幕的 ?党史界至今说法不一。有 7月 31日和 8月 1日、 2日、 5日四种说法。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把中共“一大”闭幕时间写成8月初。同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只说“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艇上举行”,回避了具体日期。近年来 ,随着党史资料的不断丰富和有关当事人的回忆 ,学者们经过研究和推理分析 ,基本上否定了 7月 31日闭幕说 ,但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 ,8月 1日闭幕说。主要根据是 192 9年 12月 31日董…  相似文献   
187.
产权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对于产权改革的必要性、有效性等问题,理论界争论异常激烈,歧见甚多。本文拟就当前理论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争论的热点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8.
张锋 《人事管理》2001,(8):31-31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日本式经营管理的文化背景、理论和方法受到普遍重视,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课题。这一切都根源于日本人通常称之为一种“和”的团队精神,这种特殊的团队精神一直被认为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内驱力,被视为是整个日本民族的特质,其主要内容便是和谐、团结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9.
正斯图尔特·施拉姆(1924—2012)是西方毛泽东生平与思想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50多年来他以自己的学术成果、研究工作和影响力对推动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国内学者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对施拉姆的毛泽东研究持续关注,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研  相似文献   
190.
"民主"是中国政治实践和思想界中的一个最为突出的概念和观念,但是流行的民主观念却不是以中国学术界的原创性研究为基础的,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张力,中国实践上的制度形式因为在既定民主理论中没有表述而不认为是民主的,结果便是政治上的妄自菲薄。本访谈围绕杨光斌教授近年来关于民主理论的一系列基础性研究而展开。在民主观念上,杨光斌主张低调的民主观,对高调民主口号进行了严肃的理论审视。对于流行的"竞争性选举"的历史分析和语言哲学解读会让读者对选举与政体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有更审慎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杨光斌教授认为民主等于竞争性选举是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战争的产物,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民主观,而政治学产生以来的判断政体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政体之间的近似性。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结论也就不一样了。谈到自由民主理论的种种问题,绕不开的是在中国流行的公民社会理论,对此杨光斌教授主张社会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但社会自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既有好也有坏。正因为自由民主理论本身的这些问题,其在实践中导致了"无效的民主"甚至国家失败。对此,不同于西方思想界关于民主化挫败的理解,杨光斌教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民主的同质性条件理论,并从国家建设角度提出了"民主形式之间的词典式关系"即民主的正方向:法治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而第三波民主化国家之所以问题重重,就在于其反方向性。理论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以及比较政治发展的普遍化的制度形式,杨光斌教授提出了超越自由民主的"可治理的民主"。我们相信,杨光斌的民主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民主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其中有关见解的争议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原创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是中国所急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