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8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今年6月下旬,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一部法律颁行仅仅五年即启动大修,这在中国立法史上并不多见,足见食品安全形势之严峻。  相似文献   
112.
2010年,东北亚安全形势骤然变化,地区局势趋于紧张,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到地区的和平发展,也影响到中国周边的安全和稳定。一、东北亚安全形势骤变原因何在从深层次看,中美围绕东亚新秩序所展开的角力,特别是美国重返东亚后频繁发起的战略攻势,是从根本上影响东北亚安全形势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13.
胡娟 《东南亚》2009,(3):29-33
2009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新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战略”,该战略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特点是将巴基斯坦因素纳入到新战略框架中,另一特点是大量增兵阿富汗。阿富汗与中国相邻,其国内安全形势对中国西部边境地区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4.
2月16日,利比亚国内安全形势日趋恶化。战火很快席卷全国。21日午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保障我在利比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湖北7000多名受困企业员工牵动着省委领导的心。李鸿忠书记指示:“保护我人员安全是第一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5.
编者的话     
《当代亚太》2011,(3):1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形势表现出两种方向相反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东亚也存在传统的领土冲突以及持续增长的军备竞赛。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发展趋势下,东亚地区在安全方面  相似文献   
116.
2010年以来,伴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高调实施,中国周边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对中国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表现出了诸多新动向。2011年2月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题为《2011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117.
正在走出危机的中亚在金融、能源等合作领域面临挑战和机遇,而阿富汗、巴基斯坦恐怖暴力活动和中东大动荡的双重扩散效应使中亚安全形势再趋严峻.中亚形势的新发展与上海合作组织密切相关,也使上海合作组织面临新问题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8.
2009年,世界没有如2001年那样震惊全球的“9·11”事件和2003年造成极其严重后果的伊拉克战争,也没有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那样新的全球性危机。但这一年全球治理架构和国际安全形势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看起来不那么剧烈,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9.
赵耀辉 《唯实》2014,(6):21-24
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以来,对国家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作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这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要概念。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120.
冷战格局结束以后,国际安全领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安全威胁复杂多样,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跨国犯罪、自然灾害、疾病蔓延、环境恶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加,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环境构成挑战。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新的国家安全理念来应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中国结合本国安全面临的具体实际,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并在外交实践中努力加以贯彻。新安全观是与冷战思维相对立的一种安全观,目前已成为中国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价值观念。新安全观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和平追求,也反映了中国坚持平等、正义的基本信念,其独特内涵昭示着中国将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