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4篇
法律   276篇
中国共产党   570篇
中国政治   1398篇
政治理论   258篇
综合类   10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民族性等重要特点。做好我州的宗教工作,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要充分认识宗教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2.
我国近年来全球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伦理(Universal Ethics),又译为"普世伦理"、"普遍伦理"或"世界伦理",是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新的学术概念.最初见于德国神学家孔汉思所著的<全球责任>(1990年)一书.其系统的表述见于为纪念"世界宗教议会"召开100周年而于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Global Ethic),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个宗教团体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后全球伦理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现将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3.
宗教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必然的逻辑起点.宗教批判不仅可以使得马克思把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的改造有效地联成一个内在的整体,使之成为同一理论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表达.同时,也可成为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另一条线索,即:正是对宗教异化的批判才导致对其他异化的批判,作为起点的宗教批判与其作为最终目标的共产主义存在着逻辑与现实的关联.  相似文献   
74.
面向新世纪,统战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我们要力求新发展,寻求新突破.在万州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统战部的具体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统战部5号文件精神为契机,以富民强区,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为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新阶段统战工作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75.
四川藏区行     
“藏族有句俗话,‘卫藏的佛,安多的马,康巴的人’,西藏是藏传佛教的中心,安多以牧猎文化而著称,四川藏区所在的康巴出人才,不仅出美女壮汉,还出现了众多对整个藏区产生影响的高僧大德。”对藏族文化颇有研究的郭昌平这样评价四川藏区的文化。郭认为,这与四川藏区处于茶马古道上有关。和丝绸之路一样,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同样是一条文化传播、交融的通道。人  相似文献   
76.
信息广场     
4月8日,全区统战部长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巴特尔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伏来旺同志主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3年全区统战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 (王玉珍)  相似文献   
77.
略论宗教的族群认同和族际排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霞 《前沿》2005,(9):242-244
宗教在民族形成、民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教本身所具有的认同性和排他性,使之在民族层面表现为特殊的族群认同和族际排斥功能。  相似文献   
78.
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的历史教训中,以法西斯为表现形式的极端主义和以绥靖政策为表现形式的民族利己主义是促发战争的两个主要因素,战争所暴露的社会病灶也是当前危害人类集体安全的重要根源。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需要以世界历史的尺度总结二战教训。  相似文献   
79.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世界和平最大的挑战来自单边主义和恐怖主义,这同以“和”理念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和合和文化精神相抵触。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时代精神和“合和”传统的体现。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以民族宗教是两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民族宗教问题相互交织互为前提,民族宗教问题的激化与社会大变革同步、理性的解决方式与极端行为的扩散长期并存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因特点和走向。指出,由冷战结束引起的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上扬和激荡,正在走向平稳,虽然个别地区、个别国家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冲突,但要出现上世纪90年代那种民族主义上扬和宗教政治浪潮基本上不可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国际社会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方式将更加理性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