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326篇
中国政治   254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如果将人的生命比作植物,杨改兰就是一株生长于西北荒原上的小草.在疾病、劳累和贫困的联手催逼下,她为自己和4个孩子的生命画上一个堪称惨烈的句号. 杨改兰悲剧发生的时间是2016年8月26日,地点是她生活了28年的家乡甘肃省康乐县阿姑山村. 阿姑山村所在的康乐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这个长久位居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之上的县域,阿姑山村的定语是“康乐县景古镇最贫困的行政村”,而杨改兰家几乎是村里最贫困的人家.  相似文献   
152.
刘明钢 《传承》2010,(22):10-12
在陈云眼中,青浦不仅是故乡,更是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无论身处何方,他都深深牵挂着它。在建国后日理万机的繁忙中,他仍然多次回到故乡。陈云曾经多次谈到,在最艰难困苦的对敌地下斗争环境中,是故乡人民支持和保护了他,他的心始终  相似文献   
153.
戴郑娇 《团结》2010,(5):60-61
姜宁馨是民革浙江省衢州市委会第一、二届主委,第三、四届名誉主委.曾先后担任衢州市政协副主席、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还曾担任民革中央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如今,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已六、七年.却仍然忙个不停。是什么让他的退休生活如此充实?  相似文献   
154.
王睿 《创造》2015,(12)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因为我自己的小家庭在昆明,故十余年来我一直标榜自己是如何深爱这座高原上的城市.爱那些不同颜色的花儿、此起彼伏的卖小吃的吆喝声和阳光洒在脸上春风却咔咔地响,蔚蓝天空中的云和一座滇池的波浪被风吹散. 记得有一次从家乡坐了夜间航班回来,当飞机盘旋在昆明上空的时候,这个城市的万家灯火一片星光璀璨,伴随着机翼的轰鸣声,一点点向着这个城市靠近,就有了归家的感觉.夜晚的灯光,迎面吹过来的风,还有高原凉爽的空气,带来的熟悉的气息,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5.
顾棣 《党史文汇》2005,(12):49-50
我从小就爱看戏,尤其爱看革命内容和现实题材的戏.特殊的条件,满足了我的喜好.我家住在华北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腹心--阜平,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八路军就到了我的家乡,1938年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在阜平成立.从此,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一直在阜平和邻近的几个县驻扎活动,部队、地方、学校的剧团也经常在我家乡一带演出、宣传、辅导或居住.因此,我就有了较多的机会看戏,如"抗敌"、"火线"、"冲锋"、"战斗"、"群众"等剧社和西北战地服务团、华北联大文工团、抗大二分校文工团、120师宣传队等凡在阜平活动过的剧团的戏我都看过.在我看过的所有剧团的所有剧目中,最使我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只演20来分钟的儿童小歌剧,这就是抗敌剧社两位小演员演出的<问路>.  相似文献   
156.
鸣虫     
对于故乡的虫子我一直非常怀念.丘陵地带的家乡盛产各色虫子,它们有着家乡的味道.家乡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7.
158.
夏声朝  周进银 《湘潮》2013,(12):41-41
伟哲欣逢双甲子,“岳家”迅夺前八强。 在迎来毛泽东120周年诞辰之际,传来一大振奋人心的喜讯,杨开慧烈士家乡长沙县,在2013年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首次挺进全国十强,名列第八,稳居中西部第一,以闪光的一笔,载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史志档案。在响亮提出“进军前十强”之后,一年中的,稳扎快上,迅达目标。想来,毛泽东、杨开慧,该是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159.
徐海鹰 《今日海南》2013,(11):44-45
在我的故乡一块地势略高的山坡上,有一个叫灵山的小村庄.小村庄依山傍水,风景别致,美丽的南渡江从村前流过,哺育着两岸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依傍着缓坡,高高低低散落着一片老屋.村头有一座50多年的老屋,坐北朝南,面朝南渡江,那就是我故乡的老屋,父亲出生的地方.记忆中的老屋是灰暗的,但很温馨.质朴善良的乡亲,难以忘怀的家乡气息,都使我心里暖暖的.故乡的老屋普遍矮小,没有窗户,基本上是木搭框架、“土角”泥墙、泥瓦结构.这种房屋不是很美观,但坚固耐用,能防台风.大台风来时,往往是墙壁倒了,房架还能巍然屹立.  相似文献   
160.
正"这里有你们创业创新的舞台!"这是浙江对700万在外浙商的深情呼唤,情真意切。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省委、省政府对浙商的期望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随之出台的,是一揽子鼓励、支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好措施,重锤击鼓。"我们的根在浙江。"这是省外浙商对家乡的真切回应,包含着深深眷恋,赤子情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