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袁浩 《前进》2014,(1):62-62
<正>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给领导干部念了一副关于官德的对联。这副对联源自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内乡县衙,全文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的作者为清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诚如习总书记所言,封建时代的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笔者以为,品读这副官德对联,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  相似文献   
32.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相似文献   
33.
34.
陶英 《学理论》2012,(12):142-143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的音意内涵丰富,形声兼备,为对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对联作为我国文学的传统形式,它篇幅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内涵,而这正是源于对汉字的巧妙运用,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  相似文献   
35.
拜谒曾公祠     
花园弄是福州一条很古老的小巷,斑驳的高墙、残破的木门,寒风下的莎草、夕阳中的老人,仿佛都蘸满历史印记。我在小巷中穿行,为的是寻找旧日的时光,旧日的生活,旧日的气息,这里我原本熟悉后暌别经年逐渐生疏。小巷深处有一个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不由驻足打量。画有门神的红色漆门洞开,香火缭绕,正门上方题有“古迹罗山曾公祠”金色大字,两旁有石刻对联。心中一喜,这段时间我正想写一篇文章介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福州的事迹。查阅了一些方志,有记载“曾公祠在九仙山麓,祀宋郡守曾巩”。罗山是九仙山(即于山)余脉,福州有谚语“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岁月沧桑,罗山早已深藏不露了,但地名犹在。  相似文献   
36.
何集 《法治纵横》2014,(20):48-49
苏州况公祠里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下联写的是:“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每每读到这副对联,我都要为撰联者叫绝,短短24个字,化用的是况钟的两首诗,更是把况钟的一生特点概括得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37.
力军 《党风建设》2001,(3):18-18
弈棋是一项高雅的文体活动,古往今来,不少名人文士都曾撰联抒怀。这些棋联不但内容深邃,寓意巧妙,而且情趣高雅,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8.
施立学 《民主》2008,(12):41-43
长春是一座历史悠久、活力四射的城市.它处巍巍乎东北亚制高点长白山腹地.莽苍苍东北大平原中心,历史悠久的松花江支流伊通河自南而北,穿城而过。长春之名何来,史有三说。一说源于中国第一副对联及诸典籍。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写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在左思《魏都赋》里亦有“长春”,为三国魏宫门,叫西辟延秋,东启长春。  相似文献   
39.
在佛教寺院,常常可以看到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佛像———弥勒佛,俗称大肚罗汉。据传说,弥勒佛是根据五代梁朝一位名叫契比的高僧形象塑造的。相传他极为珍惜粮食,每见五谷掉地便随手拣入随身携带的布袋,用以施舍穷人,故又名布袋和尚。由于弥勒佛笑口常开,既慈祥可亲,又极富情趣,吸引着千千万万的香客和游人,深得善男信女的喜爱,素有“笑佛”之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写下不少语言诙谐、讽喻深刻、饱含哲理,且耐人寻味的弥勒楹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北京潭柘寺弥勒佛前有一副寓意深邃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相似文献   
40.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析字联”又是对联中的一朵奇葩,变化无穷,妙趣横生。现辑录几则,以飨读者:传说,康熙求才若渴,一旦发现,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输三盘,出上联试和尚:“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此联析“岩”、“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不料,和尚随口而出:“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康熙一听,和尚妙析“泉”、“好”、“妙”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便委以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