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224篇
中国政治   232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求知》2009,(8):47-47
蔡元明在《红旗文稿》撰文认为,西方多党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与封建专制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对它进行详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它存在着许多与生俱来的弊病。1.西方多党制的一大弊病是短期行为。由于它强调竞争。强调选票,执政党从自己的政党利益出发.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的事,这样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2.西方多党制的另一大弊病是过多地考虑局部利益。3.西方多党制的特点是制约和牵制,缺乏协调和配合。4.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5.为了选举的胜利.某些政党不惜使用作弊、违法手段。6.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扩大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冲突,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导致族群甚至是国家和民族的分裂。7.西方的民主选举巩固了地方强人的控制。8.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任何一种变革都会导致利益的调整,从而加大了变革的难度。同时,在变革之初,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弊端,而这种弊端同样会被反对党所利用.导致变革的难度加大。9.西方各党派间的竞争还会导致狭隘民族主义泛滥。  相似文献   
92.
与法定的人格权相比,身份权尽管也属于民事法律规范赋予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一项基本的民事权利,但因其渊源于古老而传统的封建宗法礼教,又因血缘或拟制而产生与维系,而在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权利方面又因顺应时代发展而属于被法律所赋予的法定民事权利,所以呈现出峥嵘纷繁的景象,由此也给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为身份权利的使用者或利害关系人对于身份权利的承认带来了客观上的不方便。  相似文献   
93.
知识产权权利本质的历史变迁,遵循着"封建特权--法定私权--公共政策"的演化路径,由此也折射出不同时期特定社会对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评价与选择.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处于由制定转向实施的关键阶段,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制度变迁路径之考察,试图寻求其内在的公私权作用机理,进而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国家公共政策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94.
新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各种封建文化、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农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倾向,  相似文献   
95.
何川 《法制与社会》2011,(3):296-296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而不断趋于成熟的,也成了封建统治的工具,其形成条件是封建礼法所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它附属于封建制度,而且维护了封建制度,但同时也束缚着男女两性的发展和妨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6.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向封建君主专制及附着于其上的旧的意识观念发起的一次革命冲击。100年前武昌城头的枪声,  相似文献   
97.
张铭歌 《世纪行》2011,(7):42-46
以武昌起义为胜利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它在世界上也是举世瞩目的奇迹。在全球华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曾亲身参与这一伟大革命洪流的先祖父张难先。早在1904年,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指引下,祖父就与同时代的革命先贤们,在总结以前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中,  相似文献   
98.
左春和 《乡音》2014,(6):45-45
历代封建统治者不但要牢牢地统治人民,还把自己说成是人民的主宰。因此,他的权力出身决定了他天生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人民。庄子的时代自然也有这样自负的人。这个人叫日中始、他就认为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出台法度,然后去治理天下。  相似文献   
99.
邹小峪 《法制博览》2015,(6):175-176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司马光写道: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明兴替。诚然,历史带给后人许多智慧,使视野更开阔、更周全。然而历史又不可避免的掺杂了编纂者个人的价值评判和政治倾向,因此后世人重读历史时还应还原历史真相,才不会被历史编纂者设定的框架禁锢,从而真正的读懂某段历史。陈寅恪先生有云:"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对于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审读,也应以"了解之同情"从两个层次加以评断:第一还原历史,设身处地的、以同样的情形和情绪重新打量当时的格局。第二,给历史人物设定一个正常的、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善恶、优劣的幅度,重新理解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  相似文献   
100.
林伟 《唯实》1999,(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它之所以能够在汉武帝的支持下,“罢黜”百家学术思想,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独尊”,除了汉代的政治原因以外,儒家学说本身有着其他学派无可替代的优势是更重要的原因.在经历了对“焚书坑儒”悲剧的反思之后,尤其是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体系的重构,使儒家学说更具有“吐故纳新”的强大生命力.本文试图梳理从孔子到董仲舒学术思想自身的发展轨迹,探讨儒家学说能够获得“独尊”地位的理论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