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蔡建军 《奋斗》2020,(2):79-79
“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这是《吕氏春秋·慎行》文中所言,说的是君子谋事做事考虑的是道义,小人想事处事谋求的是利益,结果反而不利。古人经世箴言,至今应有警示。身处现代社会,我们不必谈“利”色变,但共产党人谋求的利,不是个人私利、家庭小利,而是天下祥和、百姓幸福。这种“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名利观,正是无数共产党人舍个人之利、兴国家之业、求民族之荣的精神火炬。  相似文献   
42.
丁启阵 《政府法制》2012,(35):29-29
圣人也是人,遇到生气的事,讨厌的人也会破口大骂。孔圣人骂人的话语,就被《论语》忠实地记载了下来。孔子骂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小人”,例如“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等等。孔子最有名的骂人话,是在一次骂学生时脱口而出的,那便是“朽木、粪土之墙”。一天,孔子看见弟子宰予大白天睡觉,没有用功学习,于是大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其至认为宰予都已经废物到了不值得他老人家责骂的程度。宰予是孔子高足,孔子骂他,实际上是对他寄予期望。  相似文献   
43.
枉为小人     
昔人有言:“君子落得君子,小人枉为小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话的意思是:做个君子,又不要另外多做什么事,又不要特别下什么功夫,只消本本分分、坦坦荡荡做去,自然就是个君子了,所以说是“落得”的。这讨了多大便宜啊! 而做小人呢,动了多少心机,用了多少算计,使了多少手段,到头来还是什么没捞到,反而落了个小人之名,被人小看,你说说冤枉不冤枉? 这是劝人呢:做小人不划算,不如做个君子。  相似文献   
44.
《小康》2006,(9):4-4
“如果中国13亿多人,每人买一件我的产品……”,这个容易遭到嘲笑的梦呓,宗庆后做到了。在今天的中国,娃哈哈的标志——一个胖乎乎的可爱小人儿,笑眯了眼、笑咧了嘴、穿着背带裤、一顶小红帽顽皮地歪戴在头顶——在中国已经几乎无人不识,这个小人儿甚至成了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编外孩子”。一个只有3个人、借款14万元的校办企业经销部,很少人能想象得到这就是1987年娃哈哈草创时期的“规模”。而那时宗庆后已经42岁。但正是他,携带着不朽的意志力,以自己超绝的勤奋态度,创造出一个饮料业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辉煌。到2005年,娃哈哈已经连续第…  相似文献   
45.
陈彤 《法制博览》2009,(14):21-21
小人们告诉我:男人鄙视挥金如土的女人,而事实上,他们不但不鄙视,还趋之若鹜,假如那个挥金如土的女人挥的是自己的金;从小人们告诉我:男人喜欢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女人,但事实上,他们只把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当作挑小时工的品质标准,而挑老婆他们还是宁肯挑“洪水猛兽”“祸国殃民”型的:从小人们告诉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相似文献   
46.
李斌 《求索》2010,(7):198-200
晚明山人陈眉公分别被清初李渔、清中叶蒋士铨塑造成了"金石君子"与"隐奸小人"的形象。陈眉公艺术形象反差巨大,主因在于李渔、蒋士铨不同的人生际遇,以及他们不同的戏曲创作思想、文学价值观。李渔、蒋士铨笔下的陈眉公,虽与历史本来面目多有不同,但他们对陈眉公的刻画,恰与清代社会对陈眉公的褒、贬评价一致,作为艺术形象的陈眉公便具有独特的历史认识价值,其艺术形象的转变,折射出清代社会文化风气的深刻变迁。  相似文献   
47.
郭庆晨 《政府法制》2012,(29):19-19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官吏队伍中,不光有像韩愈那样“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敢于直面朝弊、勇于谏言的谏官,有像林则徐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大臣,也有明哲保身、专门绕着难事、麻烦事走的奸猾小人。这类官员可统称为“避事官”。  相似文献   
48.
卞康 《学理论》2009,(17):177-178
孔子认为大多数人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犯上作乱、“放于利而行”的人都是“喻于利”的小人,需要付与献身精神“喻于义”的君子占据统治地位以制服他们,从而达到恢复周礼的目标。孔子关于社会需要担当道义的精英和大多数人由自身利益出发走向道义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9.
林峰 《今日浙江》2010,(13):62-62
小人”一词流传甚为久远,古时专指社会地位卑贱或奴仆者为“小人”,现今则已成为一个特定涵义的词语,一般用于“无德者”的代称,它与“君子”相对应。“小人”由其心理特征所决定,与他是否富贵贫贱或学识多少无关,因此,“小人”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当中。“小人”气量小、心胸狭窄.爱患红眼病,嫉妒心强,或阳奉阴违。  相似文献   
50.
官场小人     
孔子曰:“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意思说小人是在私利驱使下损人利己,凸显邪恶。君子一旦被小人缠上,就似掉进黏糊糊的油沥池,甩不掉、抹不去、擦不净……如《水浒传》中的杨志被小人牛二黏上,一怒杀了他,虽被公认是为民除害,结果自己还是丢官坐牢、落草为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