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104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康德在哲学领域中发动了哥白尼革命,开创了建构主义传统,即主体所认识的是主体所建构的客体。但康德的建构主义是非历史的,因为他将主体仅仅还原为基于时间空间的先验直观形式和先验自我的范畴之上的认识结构。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非历史性,发展了其建构主义,将认识与对象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历史运动的过程。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建构主义中的历史性,同时赋予了建构主义新的内涵,即在马克思的视域中,主体的建构其实就是主体的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32.
建构主义理论是国际政治学三大主流理论之一,但对其方法论的研究目前并不充分。建构主义以社会本体论为哲学基底,持一种方法论多元主义的立场,试图在理性主义的实证性方法和反思主义的诠释性方法之间开辟一条中间道路;同时它摒弃了传统的个体主义方法,将社会学的整体主义方法引入国际政治研究之中,实现了方法论上的"社会学转向"。  相似文献   
33.
文章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的状况。中心议题是:在全球化时代,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国家主导的策略改善贸易状况,成为制造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从而与发达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竞争力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将全球治理扩展至发展中国家,从而规范这些国家的行为,促使其向外国投资开放。然而,要想将发展中国家成功纳入全球治理体系,须在这些国家内部建立能够改变其政治文化的制度。鉴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独特问题,要想达成上述目标,仅靠推动这些国家的国际化进程是不够的。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作者认为,要想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与全球治理相符的内部制度,必须使这些国家确信全球治理不仅对发达国家有益,对它们自身同样有益。  相似文献   
34.
李瑾 《人民论坛》2011,(10):220-221
近年来,针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十分活跃,认为其在教师角色定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中国传统学习文化一直没有被给予公正的待遇。事实上,中国传统学习文化中的许多部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传达的理念不谋而合,只有真正了解传统学习文化,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走遍美国》为例,对比传统听说课的授课方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详细分析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优势及作用。  相似文献   
36.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建立在该哲学理念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过程.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有助于充分体现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念,构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和环境,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从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所面临的消极与积极影响出发,提出了当前英美文学教学的应对性策略,即“体验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文章重点介绍了“体验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具体的实践环节,给陷入困境的英美文学教学找到了一种应对性的教学办法,目的是使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获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其新颖而独特的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推崇。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并重视创设真实的情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其评价机制是过程评价,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启发、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9.
高校英语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承担起西方文化的传递工作.他们应将英美文化融入到<英美概况>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质疑和探索精神.向他们传授应掌握的相应的学习策略,不断积累了解英语国家所必备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40.
惠耕田 《外交评论》2006,50(3):96-103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属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其理论基于人类解放的认知旨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中产生了不仅注重批判,更加注重建设的建构主义理论。应用沟通行动理论研究国际关系成为欧洲建构主义的特色,这种以理解具体行动意义为目的的阐释学方法不同于美国建构主义对行为的实证研究。沟通行动的应用研究解决了结构与行为体互构机制的难题,避免了建构主义经验研究中的结构偏向,使行为体的施动性重回研究视野,奠定了规范内化的微观基础,从而回归了建构主义的实践本体论。国际文化的制度化,国际制度的合法化以及国家的社会化都离不开国家间的沟通行动。另外,国际关系中公共领域和生活世界的存在也使得国家间沟通行动成为可能。但是,虽然沟通行动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科学传统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但是对于国际体系中的突现现象,仍无法予以有力的解释,这也显示了沟通行动理论应用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