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69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1年国庆节过去的第15日,我去高碑店参加保定地区军民共建20周年活动。当晚,因为天有大雾,不宜赶回北京。我急与女儿通话,得知:张学良将军在睡眠中安静地辞世于美国夏威夷。我凄然泪下。可叹这样一位千古大功臣,竟在祖国日益强  相似文献   
102.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15-15
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有了历史。历史的河流太长、太长了,时涨,时落,时起,时伏。历史的长河负载着沉重,也负载着轻灵,按照它惯有的规律、速度,向着没有尽头的前方流走。历史,没有目的。因此,历史,也没有主题。这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咬文嚼字。历史确实没有主题。因为,历史没有情感。古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历史有了主题———有了自己的情感,历史就会因为自己有了喜怒哀乐而变成一个花花世界,历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幸亏历史没有情感。幸亏历史没有主题。历史包容着人生,人生是历史长河中的水滴。人生,是充满了情…  相似文献   
103.
今天,提起吴雨铭的名字,大家都会感到十分陌生,然而他却是中共“一大”前的早期党员之一,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还曾当选过中共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后来,吴雨铭被开除党籍,却成为了张学良的“秘书”,并亲眼见证了西安事变的发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吴雨铭跌宕起伏的前半生,去重温那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4.
少帅张学良年轻时曾染上吸食鸦片的嗜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抽大烟,最严重时需要打吗啡针度关,几近成瘾,可说尽人皆知。关于张学良何时染上毒瘾?如何染上的?有多种猜测,由于说法不一,成了张学良的一个谜。  相似文献   
105.
时婷 《学理论》2012,(26):132-133
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就子承父业,为东北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教育又是张学良所做事业当中最让人赞叹的。张学良在军事教育、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各个方面为教育事业而作出了杰出贡献,可以说是从现代到当代,从东北到西北,都一直存在着,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6.
张学良和汪精卫同是民国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者都是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一个是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少帅;一个是“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的民主革命者。在其后的发展中,一个被铭刻于历史的纪念碑上,赢得亿万民众的尊敬;一个则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遭到世人的唾骂。  相似文献   
107.
王连捷 《长白学刊》2012,(2):108-111
"国民外交协会事件"是在中日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国人救亡图存精神和物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东北反日营垒内部发生的一件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不幸事件。但在80年后的今天,由于一些特别复杂的原因,人们对这一事件的性质仍有不同认识。因此,考证和诠释中共满州省委《满字第53号报告》,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8.
阎宝航。字玉衡,1895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奉天师范学校。毕业前夕,出身寒门的阎宝航深感贫苦子弟读书之难,和几名同学好友利用当地几间破庙,创办了贫儿学校。阎宝航的这一善举,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9.
如果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共中央措手不及,那么负责情报工作,尤其是负责东北军工作的周恩来失职之严重是显而易见的。但历史事实形成的证据链清楚地表明,事变当天中共中央的指挥按部就班胸有成竹,周恩来更是出生入死战斗在第一线。  相似文献   
110.
张珺 《政府法制》2014,(32):50-51
世间事多有稀奇古怪者,重名的人很多,生活轨迹相交的重名者也很多,但是,生活轨迹相交却必须拼个你死我活的重名者就比较稀少。民国年间,有这么起重名事件,发生在了鼎鼎大名的张学良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