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石渝 《新民周刊》2012,(6):44-45
威廉王子无疑是英阿领土争端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招棋。情人节前一天,美国著名影星西恩·潘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到来,正好是英国威廉王子被派驻到离阿根廷海岸约500公里远的马尔维纳斯岛之后的两周。当这位好莱坞老牌影星握着阿根廷女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的双手,声称当今世界不会容忍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下任何"奇怪和老旧...  相似文献   
102.
文化是经济的灵魂,文化主导经济,是文化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为了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必须走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要求,符合这个文化要求者,前途无量;违反这个文化要求者,将被无情地淘汰。然而,要真正走上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只能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这些都是文化的精髓所在。由此可见,文化主导经济,已是世界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3.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但当  相似文献   
104.
微观察     
《乡音》2012,(8):37-37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挑战《党建》: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核弹与火箭"退居幕后,"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作为这场"无硝烟战争...  相似文献   
105.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凸显了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区域教育实力,推动区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6.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这段重要论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1、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研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起初被用于军事,现已成为帮助驾驶员确定道路和方向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以卫星为基础,无论身在何处,便携式信号接收装置都能收到卫星发出的特定信号,从而确定接收装置持有者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8.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会,一个迅猛发展的社会,一个知识化、智能化的社会。"学习可以改变生活,知识可以创造未来"已在全社会达成共识。我们党顺应社会发展,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这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首先。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政治多极  相似文献   
109.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据《国际组织年鉴》第28版统计,截止1991年6月底,全世界共有各类国际组织22,111个,其中协定性组织,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有4,917个。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在调整当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  相似文献   
110.
<正>2013年6月27日清华大学一年前,首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为各方加强对话交流、共谋世界和平搭建了新的平台。本届论坛以"世界变革中的国际安全:和平、发展、创新"为主题,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纵观人类历史,世界上有两种国家:一种是热爱和平、靠和平繁荣昌盛的和平国家;一种是热衷武力、靠发动战争争霸扩张的战争国家。战争国家为一己之私侵略他国,本国人民也深受其祸。特别是16世纪以来的500年,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的战争,给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全世界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和深重伤痛。而在同时,中国一直坚守睦邻友好方针,从未发动过侵略战争,从未并吞他国领土,从未搞过海外扩张。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坚守和平、维护和平的和平国家。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和为贵"、"协和万邦"、"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精神,贯穿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