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0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9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暴力恐怖活动呈现出活动地域相对集中、作案手段明确、危害后果严重、示范效应增强等特点;一些境内外敌对组织、敌对分子在加紧策划、实施暴力恐怖活动;暴力恐怖活动也有向个体化、政治目的淡化、攻击目标大众化、手段高科技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暴力恐怖活动的危害性,切实增强反暴力恐怖斗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应对暴力恐怖活动的各种机制和基础工作建设,加强反暴力恐怖活动的国际间合作,牢牢把握反暴力恐怖斗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遭遇恐怖袭击。随着文化冲突的加剧、国际关系中单边主义的盛行、科技的发展以及局部地区民族矛盾的恶化,恐怖主义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因此,采取加强国际反恐的力度、完善反恐怖主义的刑事立法等措施,才能收到打击恐怖主义的真正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新 《政治与法律》2012,(7):101-107
针对我国严峻的反恐形势,我国已在刑事立法上做出快速反应,增设了资助恐怖活动罪。然而,从司法实践考察,资助恐怖活动罪在我国呈现出零适用的审判现状,这与我国严重的恐怖融资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需要在国际反恐怖融资的背景下,审视资助恐怖活动罪的性质,正确认识资助恐怖活动罪的规范构造,从而有效地实现打击恐怖融资犯罪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刑法已规定资助恐怖活动罪。依据现行有关资助恐怖活动罪的法律,从反恐融资国际标准的角度分析认定资助恐怖活动罪是关键,资助恐怖活动罪的资助对象具有特定性,资助内容具有物质性,资助方式是筹集或者提供,犯罪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存在未遂形态与既遂形态,与洗钱罪有着明确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冯卫国 《法治研究》2016,(1):96-103
反恐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控制策略,而文化反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恐斗争实践中,文化措施容易被人忽视,必须立足长远和全局,高度重视文化在反恐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文化反恐的首要任务和内容是“去极端化”.应从推动教育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宗教管理和提高对极端分子的改造效能等方面着手,最大程度地消除极端主义的威胁,从而实现最佳的反恐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北方法学》2018,(1):81-92
"风险刑法观"的发展根源于风险社会的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全球性的风险将在当前这一时期逐步呈现,其对我国关于恐怖活动犯罪的研究形成了"倒逼"式拷问。近几年来我国境内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又因民族多样、国境线绵长、相邻国家繁多等特点,致使我国的恐怖活动犯罪较之于西方国家更加复杂。同时,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的犯罪主体、地域范围、犯罪手段、犯罪对象以及犯罪动机等方面都演变出了新的特征,这就导致我国反恐立法和策略不能及时转变,极易出现漏洞。《刑法修正案(九)》与《反恐怖主义法》的相继出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漏洞与不足,且都对恐怖活动犯罪采取了"严厉惩治"的态度。然而当前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的防控策略仍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应当从界定相关模糊概念、改善恐怖组织和人员认定机制、注重从源头化解涉恐矛盾、积极打击"毒恐合流"犯罪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学》2016,(1):37-48
恐怖活动犯罪是附着在社会机体上的一大"毒瘤",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近年来,我国的恐怖活动犯罪呈高发态势,并对反恐立法形成了"倒逼式"拷问。我国的反恐刑事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相对系统、从注重实体法到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了应急性强而机制性弱、碎片化突出而系统性不足、从严从重明显而区别对待欠缺的特征。检讨反恐刑事立法还可发现,结构体例不系统、概念界定不清晰、规制范围不严密、罪刑设置有遗漏等问题比较突出。作为对检讨的回应,在未来的反恐刑事立法中,应当调整刑法结构体例、完善罪刑设置,并通过专节对恐怖活动犯罪进行规定;同时,在"涉恐"财产处置和恐怖组织、人员认定方面,应当注重反恐刑事立法与行政立法之间的衔接,综合运用行政性查控与司法性查控、行政认定与司法认定等手段。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最高院10例死刑复核样本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恐怖活动组织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对此须确立“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以最小的司法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恐怖组织的骨干成员均为少数民族,学历偏低,收入微薄,多在青少年时期开始接触恐怖主义思想,故国家应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改进少数民族区域的扶贫开发政策,减小东西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主观目的上具有双重性,其直接目的是制造社会恐怖,引发社会恐慌,终极目的则是实现某种社会价值追求;客观上,其犯罪行为具有严重暴力性,攻击对象不特定或具有象征意义,危害结果往往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3月14日上午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通过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在通过前作了多处修改,但尚存争议的第73条不在修改之列。该条款主要规定,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可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恐怖活动在暴力方式、组织形式、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问题"点",同时在时间、空间、人物的横向属性与中央、地方和个人的纵向联接呈现着"线性"困境。通过剖析问题"点",立足贯通防控的两大基准"线",通过情报互通、技术支持、组织协调、国际协作等措施形成"点、线、面"的网状"立体化"防控体系,是提前遏制难发现、难打击、危害严重的恐怖活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