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8篇
法律   194篇
中国共产党   1954篇
中国政治   1458篇
政治理论   945篇
综合类   75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兰香 《世纪桥》2013,(3):42-43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他在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和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相关言论,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比较明确地阐述了异化思想,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借助于异化,完成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历史的科学描绘,同时实现了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2.
在中国大步迈入新30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阐述、强调,使得"新常态"成为其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在"政治新常态"视角下,对"改与不改"要辩证理解:在指导思想的坚持与发展方面,必须始终高举红色旗帜,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方面,要确保沿着正确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在优化政治生态方面,要多管齐下,坚持反腐倡廉、依法治国和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03.
新媒体是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斗争的全新场域,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就必须认识新媒体其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其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要在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从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努力提升新媒体运用和管理能力等方面不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管理权,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立场坚定。  相似文献   
1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所赋予的意识形态功能各有侧重,"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在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课程路径。对于侧重于知识传授的课程,这一路径设计,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克服这一缺陷的根本路径在于理论的彻底和教师对理论的透彻掌握,以"趣"导"情",引导学生对理论旨趣的发现,达到以"趣""引""意"、实现内化、促进对象的品德形成。  相似文献   
105.
高校历来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青年、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场所,今天,世界多元意识以"互联网+"等各种方式影响高校这方净土,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和前沿阵地。在当前多元意识视阈斗争异常复杂的形势下,加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06.
李海洋 《学理论》2015,(2):99-100
意识形态建设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执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掌握的主阵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加快,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加剧了人们的思想变革,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诸多挑战。对此,应对策略是: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不动摇;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好"意见领袖"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刘奇 《新长征》2015,(3):30-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育  相似文献   
108.
尚伟 《时事报告》2012,(10):46-47
近来,道德问题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一方面,贪污腐败、见死不救、抢劫杀人之类的事件屡有发生;另~方面,无私奉献、爱心救助、见义勇为的壮举层出不穷。冷漠与温情、邪恶与善良、卑鄙与高尚,两极之间的鲜明反差,引起人们对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机制已十分系统。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的道德理论研究和道德教育体制也可谓日益完备。然而,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形势,我们的道德教育虽然在理论上体现了历史规律之真、传扬着德性塑造之善、展现出人类追求之美,却难以在实践中达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理论阐述过于抽象,理论说教过于空洞,因而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孔子说:“道不远人。”对这句话,人们常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真正的道理都是简单朴素的,不会让人产生如对宏大叙事的敬畏之感而远之;其二,真正的道理都是实在有用的,不会让人产生如对经院玄学的无用之惑而弃之。前者言理论的形式,与西方的“最美的最高深的其实是简单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析理论的本真,同时也是传道授业的大法。先贤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道德理论不能脱离群众的生活实践,只有关注群众在道德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才能引导他们认同和接受先进的道德理论和观念,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和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9.
叶茂 《廉政瞭望》2013,(10):21-23
历史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曾发出如此一个疑问,作为清官模范的海瑞,行为古怪,开罪众人甚至皇帝,为何能顺利做官,直到死去?作为当时的“先进人物”,“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然而,他是必要的,是体制的产物,作为“软规范”和调和剂的合体。体制有什么样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凝聚力,我们就要产生什么样的先进人物。哲学家弗洛姆说,“每一个时代模范,都是意识形态的形状,他们要说的话,就是体制的话。”先进人物作为一种符号,流变至今,还可以看到时代风物的印记,无论是社会的变革、战争的激情、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风霜,都可辨析。  相似文献   
110.
Н·И·拉宾详细考察了Т·И·奥伊泽尔曼在其新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中对"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文化"等一些范畴的重新定义和理解,以及对《共产党宣言》这部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著作的重新评价。Т·И·奥伊泽尔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的理论原则分析问题,为读者展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全新视角,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