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8篇
法律   194篇
中国共产党   1960篇
中国政治   1463篇
政治理论   945篇
综合类   76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桂海论丛》2021,37(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包括政治、价值、话语和学术四个维度。政治维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维度,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方向。价值维度侧重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层面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话语维度强调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管控的能力与效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学术维度则是通过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2.
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是理论的内在演进和现实的外部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治国理政的发展实践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结果。意识形态不能囿于历史的框架,而要在关照现实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这不仅是认知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理论实现的需要。新时期要深刻把握思维方式、民意诉求、国际局势的现状与趋势,从人民性、目标性和开放性等层面秉持和推进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性转换,增强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和整合力。  相似文献   
993.
新媒体带来社会传播形态的深刻变革,直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效果。根据时代变迁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不同的话语体系和传播形态。这需要从困境与超越的双重维度中系统分析新媒体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耦合、新媒体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现实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指征及应然状态。面对新媒体"双刃剑"效应,主流意识形态要主动转型,提升传播力,主要有五大路径:塑造专业的传播主体、构建生活化的传播内容、发挥全面立体的传播功能、采取大众化的传播话语、提升传播受众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994.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社会意识现象,因而也具有其相应的结构与功能。在逻辑结构意义上可以把意识形态划分为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具有完备理论逻辑的价值学说体系,以及制度建构意义上具有实践取向的具体政策主张等三个层次。哲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论证、价值学说体系的正当性说明以及具体政策主张的可行性展示,构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逻辑意义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学说体系而展示出来的价值正当性和真理性,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理想能够通过制度实践而塑造完成的现实可行性,制度与价值的统一构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995.
《长白学刊》2016,(6):F0002-F0002
金民卿(1967一),男,河南洛阳人,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首席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业智库”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996.
心灵治理是通过非物质手段和非强制手段影响人的思维过程的公共管理路径,它通过培养人的社会性需求和影响人对需求的价值认知而使其自愿降低或抑制个人的特定需求,以此来解决公共问题。心灵治理路径具有物质治理路径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有助于降低公共管理对物质资源的依赖和消耗。心灵治理的基本典范主要有四种,即意识形态范式、伦理范式、宗教范式和科学理性范式。当今以西方经验为背景的公共管理学一直漠视甚至无视心灵治理,我国的公共管理学应重续注重心灵治理的传统,开拓公共管理学的新边疆。  相似文献   
997.
《今日海南》2016,(3):12-13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进行考察调研,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国宣传思想战线和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998.
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必须要有一种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其精神支柱。执政党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集团,要想保持强大的执政基础,获得广大民众的长期支持,则必须注重对这样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当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继续引领和不断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就成了摆在我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99.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又可称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除了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稳定性、渗透性、包容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正确认识与深入把握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是科学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00.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创立的标志著作。但马克思主义是否是意识形态?如果是,那么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又有何区别?这些问题时至今日仍为中外学界所关注。梳理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的意识形态学说内容,结合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居于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