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3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3篇
法律   1308篇
中国共产党   1754篇
中国政治   2796篇
政治理论   961篇
综合类   19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661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研究通过对3290名大学新生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中译本进行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大学新生心理防御的特点。结果显示:(1)大学新生心理防御总体上趋于成熟,多采用升华和压抑的防卫方式。(2)不同生源、特征的大学新生的心理防御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2.
本文通过对色彩翻译的例证进行分析,指出尽管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同样的色彩具有同样的物理属性.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却不同.我们翻译时不能只局限于概念意义更要注意颜色的社会属性和联想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挫折之于每一个人,贯穿其一生。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挫折有关,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战胜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4.
当前,很多青年士兵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困扰:一方面对自己在部队的环境感觉压力比较大,对未来就业忧心忡忡、茫然无助;但另一方面又缺乏奋斗目标.业余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感到茫然、郁闷与无奈.进而影响了训练和工作。这些都是青年士兵缺乏励志目标的表现。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走出误区.明确志向,引导他们学会赏识自己、激励自己,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5.
心理关怀的德育模式对于处在道德危险和心理疾病边缘的孩子们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弱势群体由于长期得不到关注,往往在心理、道德、交往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心理关怀对学生弱势群体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主动改善师生关系,给予弱势群体必要的心理关怀。  相似文献   
116.
朱燕 《求索》2007,(9):160-162
文化休克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文化失落与心理失衡现象,它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心理原因: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定型和民族中心主义。根据人们心理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克服文化休克。  相似文献   
117.
离退休职工这一特殊群体队伍日益扩大,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关注这一群体思想意识和心理、生理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保持老年队伍的稳定,是十分艰巨细致的政治任务。对老年人思想政治上关心,日常生活上关怀,身心健康上关爱,是我们从事老年管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老年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善于把握老年心理特征,强化细化服务,教育、服务、管理三位一体,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9.
张宇 《前沿》2007,(2):170-173
社会是人的总体存在,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总体的现代化,必须由个体———人的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人是一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根本。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社会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人的现代化,便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现代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最完美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方式,最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一堆废纸。可见,要想实现现代化,就需要人们从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素质。我们研究当代的社会心理问题,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以此推动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0.
为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特点,培养官兵健全的心理人格和履行使命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我们注重紧贴部队使命任务和官兵心理现状,扎实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官兵的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了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各项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