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通过借鉴经典政策议程设置理论,本文对目标群体社会建构和政策设计框架"目标群体命题"做了进一步理论扩展和实践应用。研究认为,从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迈向最终公共政策的过程,需要从目标群体属性、制度环境、行动者及其话语策略来探寻政策议程转化的理论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中不同的行动者基于一定的制度环境,通过运用各种话语策略将自己赋予目标群体的理念进行包装与推销,在形成主导性话语优势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之上,使得与目标群体相关的社会问题能够成功地引起决策者的注意,纳入政府议程,最终实现"观念"的制度化。以9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农民工管理政策变迁的考察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主流社会对于农民工从"负面"到"正面"的社会建构是如何不断地渗透、形塑、影响着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命运安排。这也意味着,我们以往单纯基于社会事实论而形成的政策科学理论需要进一步重新予以审视和反思,否则,社会建构所承载的意义象征和符号形式将会作为"政策不平等"的起源,支配着现实生活的不公。  相似文献   
53.
54.
侦查讯问语言是讯问环节警察突破嫌疑人语言、心理防线的重要工具,对侦查讯问语言的掌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讯问结果的走向。本文将从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讯问实例进行话语分析,从会话策略和社会语用两方面总结具有实用性的讯问言语技巧,这对侦查讯问实践效率的提升和效果的实现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56.
本文以课堂法语教学中师生间话语交际为研究对象,用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了课堂师生话语交际过程中重新表述的一般规律,分析了重新表述在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对新中国犯罪学研究中存在争议的、理论的和学术的问题做出简要的梳理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提出”犯罪学的批判性”和”价值涉入”两个问题并加以讨论。前一个问题作为犯罪学的特质也成为”犯罪学批判”专栏的点题之笔。批判性的缺失与否直接关系到犯罪学能否发挥其正常的学术功能。后一个问题也是犯罪学这种涉及社会黑暗面的学科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价值涉入在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值得认真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58.
59.
运用辩证思维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睿晶  魏昊  李冰 《红旗文稿》2013,(14):37-38
在我国现实的改革进程中,如何运用辩证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与批评性思维结合的科学思维,推动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实践,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1.创新思维不是简单口号化的标新立异。在现实中,如果把创新的动力和灵魂,仅仅理解为某些经营运营方式的创新,就会出现一叶障目的问  相似文献   
60.
The science of hadith authent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ulum al-hadith) has been developed by Muslim scholars mostly based on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texts and chains of the reports (ahadith) that are attributed to Prophet Muhammad (s.a.w.). Though this science is basically designed to identify the authentic reports which are truly the words, actions or tacit approvals of the Prophet (s.a.w.), however, it has left its implications onfiqh (legal) opinions among the Muslim jurists (fuqaha), who left contrasting legal opinions on certain issues offiqh, some of which are as a result of their differences on hadith classification, particularly classifications of hadith into solitary and recurrent reports. This paper uses analytical method, and intends to address the implications of hadith authent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n the legislative power of the sunnah,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solitary sunnah and its legislative value among the Muslim juri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