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虽然目前对问题情境的涵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思维品质,促进能力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图景的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规范大众价值,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3.
批判性思维是通过恰当提问和合理论证进行理性审查和反思的思维。它本质上是一种探究技能,具有健康怀疑、理性分析和自觉反思等精神气质。在转型期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新形势下,批判性思维对于领导干部改善思维品质,推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建设,健全矛盾研判机制、对话协商机制、情感管理机制和自我校正机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文物警察学》正视并深入剖析当代中国文物警察体制及其他文物警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学术研究的批判性品格;在全书体系,特别是在“文物警察学”等概念的内涵界定及外延划分中,在应用型新学科构建时归纳法的广泛使用中,自觉而忠实地遵守着逻辑性这一学术著作的基本形式要件;想前人所未想进行的原始创新,及对他人观点的全新论证,彰显出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灵魂.  相似文献   
75.
张月英 《学理论》2009,(4):122-123
本文对一堂小学英语口语创新实践活动课中师生话语占用时间、句子和单词的总量、每句平均含词量、句子类型以及师生引起话轮替换数量、比例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其对学生语言习得的影响和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6.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和最终归宿。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法治是和谐社会得以生成的重要根基。然而仅靠制度及其规范却难以实现法治,法治与法律思维紧密关联。而法律思维又以“批判性”为其基本特质,因为它更多地专注于主体做出法律裁量的理由以及使自身的信念与行为正当化或合理化的理由之力量。由之,批判性法律思维的构建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建设新社会的伟大探索。坚持开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针对新的实际。不断进行辩证思考,克服种种误导和偏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8.
《学理论》2015,(15)
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能力,它对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已被各个相关学科学者达成共识,所以,没有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基于"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视域融合角度对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内涵及其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在透视文科硕士生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文科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于辉 《法学论坛》2016,(6):68-77
在裁判事实叙事构建过程中,叙事者通过言语行为、修辞技巧将碎片化的证据信息整合成为完整的、融贯的、一致的故事模型,但该模型毕竟仅是叙事者对过往事实的次级感知,其内容并不能引起内心确信或者排除合理性怀疑,因此,司法裁决者有必要运用批判性问题评估法,在批判与回应的对话剖面中检验裁判事实建构中的各种叙事主张,使主观的怀疑接受客观层次的检验,并从中识别出与故事假说不符合的例外情形,予以排除或反驳,从而实现裁判事实叙事构建中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80.
杨春桃 《人民论坛》2013,(8):242-243
一个国家能否有效地构建政治话语体系,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否健康,是否能对本国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手段,对我国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地区和国际环境中的政治话语权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政治话语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