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39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天津支部生活》2011,(6):15-15
1936年春,为了贯彻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精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彻底转变白区的工作路线,刘少奇受党中央的委托来津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由彭真任组织部长,陈伯达任宣传部长。刘少奇在天津工作和居住长达一年之久,直至1937年春离开天津。  相似文献   
132.
四、关于中共意识形态的研究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F.舒曼于1966年出版的《共产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组织》一书,是专门研究中共意识形态的重要著作。书中认为,中共的意识形态实际上为其自身提供了一个组织活动的灵魂和规范的"粘合剂",不仅能唤起组  相似文献   
133.
《新长征》2012,(6):33-3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大力加强根据地文化建设,以文化发展繁荣促进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建设,为保障抗战胜利指引了前进方向,凝聚起伟大力量,也为我们今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成功借鉴和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34.
1936年毛泽东给上海救国会领导人章乃器等的信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它系统驳斥了蒋介石集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的造谣诋毁,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全面抗战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和基本政策,高度评价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5.
《前进论坛》2010,(5):1-1
<正>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0日,彭泽民与章伯钧联名致电蒋介石、国民党中央,提出抗日救国的"八大政治主张",具体响  相似文献   
136.
137.
《党史纵览》2010,(12):20-21
c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转战大江南北,前赴后继,奋勇杀敌。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国民党顽固派对人民武装的迅猛发展十分仇视,千方百计加以限制和打击。  相似文献   
138.
叶介甫 《湘潮》2013,(11):50-56
建立发展关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发生后,红军主力南下关中地区,给习仲勋和关中特委的同志们带来了喜悦和信心。他们认为发展苏区的大好时期到了,应当抓紧向国民党统治区拓展工作,更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搜集枪支,抓捕豪绅恶霸,瓦解国民党政权。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当时有些同志对于友区、友军的观念是模糊的,还缺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准备。  相似文献   
139.
李和平 《世纪桥》2009,(3):8-9,31
周恩来积极贯彻执行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国民党各界人士的统战工作,争取张学良、杨虎城联共抗日,形成了红军、东北军、十七路军“三位一体”的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周恩来与蒋介石国民党举行五次谈判,最终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40.
孙国 《党史纵览》2010,(8):22-26
1937年12月,中央军委将在延安的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萧劲光担任司令员。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留守兵团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齐心协力巩固了延安大本营,壮大了革命队伍.扩展了革命根据地。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为以后全国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留守的岁月也成为萧劲光革命生涯中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